第三章 事业(67)第1/1段
67铁哥们看中了
为期半个月的吉隆坡防务展圆满结束,夏总带队的蓝天集团又一次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比起迪拜那次在意向合同总额上差了一两个亿美金,但拓展了不少新客户,也算是为未来蓝天集团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而楚瑞明这边主导的新的科研项目立项工作稳步推进,第一期落实项目成效显著,第二批也都已经组建完毕。现在所里研发资金充裕,只要项目合适,所里全力支持,工作效率也就非常快高。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所里刚完成技术立项的无人机项目,还只是一个初期研发阶段,这次吉隆坡防务展上也只是播了一段视频,却被俗称“巴铁”的巴基斯坦看中了,他们不但要求共同研发,还想入股,并且合作生产。
夏建民当机立断,临时打电话给苏院长,让楚瑞明立即动身直飞吉隆坡,商议无人机项目谈判。
没办法,苏院长找了楚瑞明谈话,又打电话给集团办公室,让他们给商务厅和公安厅联系,走一个特批程序,让楚瑞明去吉隆坡。当天下午,楚瑞明带着无人机项目的一个主管,乘飞机去了吉隆坡。
这让当时在现场夏总喜出望外,没想到一个刚立项的科研项目就被人看中了,心里嘀咕着,这个楚瑞明还真是不一般啊。这就是一个设想,还能卖出钱来!
在吉隆坡,蓝天集团由楚瑞明与巴方工作人员进行商务谈判,除了技术方面的介绍,更多的是就无人机研发和生产方面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令人吃惊的是,巴基斯坦方面对于楚瑞明他们提出来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非常满意,双方一拍即合,协议当场签订,中方占无人机项目股权百分之五十一,巴方占股百分之四十九,第一笔研发资金一点五亿美金就在协议签订的当天下午到账。
而这个项目是楚瑞明亲自主抓的,对于这个情形,他的没有预料到的,算是已经成功了一半。夏建民在签完字后,紧紧地握住楚瑞明的手说:“小楚,你是咱们集团第一个靠卖技术给集团创造业绩的,后生可畏啊!”
楚瑞明听着高兴,但也不能太高调,谦和说道:“这都是所里无人机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的功劳,也是集团公司力推改革的结果,没您的领导,我们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
夏总哈哈一笑,指着楚瑞明说:“你就是谦虚了,不过集团领导心里有数。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机制创新非常重要,正印证了一句话:不走寻常路,才有新希望啊!”
楚瑞明听着领导这么一说,也觉得非常有道理,狠狠地点了点头,说:“集团最近几年锐意改革,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蓝天集团总算是抓住了这根发展的主导线,如果再进行组织创新,未来我们就能成为全国第一!”
夏建民很懂楚瑞明的话的意思,虽然楚瑞明没有明说,但肯定是想好了才这么说的,于是探了探楚瑞明的口风:“瑞明,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好说,你回去以后这份报告给我,我们一起商议商议?”
楚瑞明其实早就有了成熟想法,他觉得目前蓝天集团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成立以技术为核心的几大主干事业群体,形成优势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最后汇聚成集团核心竞争力。
既然夏建民总经理这么问,他就一点不客气了,他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诚恳说道:“既然夏总这么问起,实话实说,我确实有些点子,就是还不成熟,所以一直没有说,回去后我再想想,确定了初稿后我再提报给您审阅。”
夏建民听到楚瑞明严谨明确,随即就猜到了楚瑞明的想法,顺水推舟,说:“那行,回去就把这事做好,发展不能再等了,时不待我,只争朝夕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