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被吸引住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很快在孙祭酒的主持下,找来一个盒子。不过出题的不是三十个人,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出了题,并且硬塞到了盒子里。

  这时,国子监的大门被堵的严严实实的。孙祭酒手里捧着木盒,走到一处台阶上。宣布开始,首先由杜元山打头阵。

  杜元山走到孙祭酒面前,很是恭敬的从孙祭酒跟前的木盒中抓出一张纸,交到了孙祭酒的手中。

  孙祭酒先展开纸张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宣布道:“国子监监生杜元山抽中的题目是梅,限时一炷香时间,二位开始吧。”

  很快,有人在桌上铺好了纸张。摆上香炉,然后在香炉上插上两注点燃的香。然后请二人提笔作诗。陈鹤鸣回忆了一下关于雪和梅的诗句,写雪或者梅的不少。

  很快想起了一首,陈鹤鸣提笔就在纸上开始写了。很快一首诗呈现在了纸上。反观杜元山那边呢,一点动静没有。杜元山注意到陈鹤鸣在那里奋笔疾书,自己却一个字没有闷出来,不由得急得满头是汗。

  陈鹤鸣那边写完了,放下笔。抬头看着杜元山那边,注意到陈鹤鸣的目光看向自己,杜元山更紧张了。

  卢奇在一边看杜元山一个字没写出来,不由得急得直跳脚。陈鹤鸣:“祭酒大人,下官的诗已经做完了。不如,让其他四位公子接着抓阄吧。”

  孙祭酒正捋着胡子呢,一听陈鹤鸣的话也不由得一呆。孙祭酒:“什么,这么快!”崔俊豪:“狂妄”卢奇:“该不会是打油诗吧!”

  其余的人也议论纷纷。孙祭酒:“既然你提出来了,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紧接着,孟旭去抓阄。孙祭酒展开纸张念到:“题目是边塞诗”然后,萧锦、卢奇、崔俊豪依次上前。抓到的题目分别是酒、泰山而崔俊豪抓到的则与杜元山差不多,是雪梅。

  之后,国子监想对着又摆下了八张桌子。铺上纸张崔俊豪、卢奇等四人站在杜元山一侧的桌子前苦思冥想。

  陈鹤鸣则一个桌子,一个桌子的不停的写。很快,五张桌子上都写完了。而香才燃了不到四分之一,陈鹤鸣写完找了把椅子坐下,笑吟吟的看着对面的五人。

  而陈鹤鸣写完诗的五张桌子上早就挤满了人。陈鹤鸣百无聊赖的晒着太阳,而崔俊豪等五人的额头上则冷汗直流。不过很快,他们也陆续有人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终于在香燃完之前都写完了。

  孙祭酒重新走上前,宣布道:“一炷香已经燃完,时间到。双方不可再写,下面来看双方的佳作。”

  首先,是杜元山将自己所作的诗篇奉上。孙祭酒接过来就张口念到:“雪……”念完点点头,淡淡的评价到:“不错。”

  然后,陈鹤鸣要将自己第一首诗给孙祭酒拿过去时却被李翰给拦住了。李翰:“祭酒大人,您是国子监的祭酒。虽说您老人家德高望重,但由您来担任仲裁不太好吧!与鹤鸣贤弟比试的五位公子毕竟是你们国子监的学子。您担任仲裁难免有些瓜田李下之嫌吧!”

  孙祭酒一听此话,觉得言之有理。可还没等孙祭酒说话,卢奇先开口了。卢奇:“怎么,李大人这是信不过孙祭酒吗?”

  孙祭酒打断卢奇的话,然后向李翰问道:“李大人说的不无道理,那请问李大人认为该由谁来做这个仲裁呢?”

  李翰:“不敢当孙祭酒大人之称,以下官的愚见不如将双方所作张贴于一处繁华所在,有路过之行人来品评如何?”

  崔俊豪:“荒唐,若是路过之人阶目不识丁之人该如何?”李翰:“这怎么……”陈鹤鸣:“李兄,没关系,孙祭酒绝不会徇私的。”

  最后在陈鹤鸣以及崔俊豪等人的坚持下,依然由孙祭酒担任仲裁人。念完杜元山的诗之后,轮到陈鹤鸣的了。

  孙祭酒接过陈鹤鸣递上来的纸张后,刚一瞧见纸上的字就被吸引住了。

  只见纸上的几句诗皆是用楷书所写,端正劲美,气势雄厚。孙祭酒从未见过这种字体,一时之间不由的被陈鹤鸣的书法给迷住了。

  武周此时正是楷书流行之际,而陈鹤鸣的书法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孙祭酒认为陈鹤鸣单凭着这手字,便可导开书法新风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