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先祖王让第2/2段
硬笔这种东西,很早就在古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硬笔手稿是宋朝的。
当时的木匠将细竹削尖,就可以蘸着墨汁书写了。
这种书写方式,一直在民间流传,多为木匠勾画线条所用,文人书生不屑用而已。”
王洋皱眉疑惑,反问到,“那也不对啊!这下面的文章开篇就写了,晋太元中,这可是秦朝灭亡数百年后才出现的年号啊!”
水叔没有接王洋的话,而是反问了一句,“那你觉得你父亲,为什么会把它跟盒子里的其他东西放在一起?”
王洋愣了,说实话这盒子里的东西,似乎每一样都不挨着,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而水叔不等王洋再说,就解释道,“这幅画的作者名叫王让,王这个姓氏在秦朝之前是很少的,而在秦统一六国后,王姓次出现。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六国的遗老遗少,为了表示自己的家族渊源,将姓氏改成了王。
这是告诉其他人,他们是六国中某个国家的贵族,或者是王室成员。
这种现象一直到东汉末年依旧如此,而当时的王姓家族中以颍川王家最为有名。
后因战乱颍川王家举家迁徙到了琅琊,之后也就有了著名的琅琊王家。
而琅琊王家其实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王家,也就是咱们通天王家!”
这番话一出王洋被震住了,他没想到这些东西之间,居然是有这如此的渊源。
可是这依旧没能解释晋太元中,为什么会出现在几百年前的这幅帛画下面。
水叔此刻神秘一笑,指了指额头说道,“既然这是咱们通天王家的祖先留下的,按照咱们通天王家的传统……预知未来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做到?而这个王让的传奇,其实就是一句话,‘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大部分不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其实这就是这幅画的作者王让,在画完这幅画后说的。”
水叔看着目瞪口呆的王洋,得意的说道,“其实王让还是说的谦虚了,这晋太元中具大概是在385年左右。
秦朝灭亡的时间是公元前207年,这幅画是这个时间之前的东西。
两者相差了差不多有六百年,而王让当时应该已经开了第三只眼,所以他用这幅画叙述了一个预言。
可你也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太守并没有带兵围剿桃花源,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根据咱们通天王家的家谱中有写,先祖王让和他的家人在秦末大乱时失踪,从此不知去向。
假设先祖王让根据他的预测,在秦末举家迁入桃花源的话,这一切是不是就能解释了呢?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桃花源中的王家后人,是不是就能知道,在大约六百年后,会有一场灭顶之灾等他们。
那么他们就有两个选择,一杀了或者留住进入桃花源的渔夫,二在渔夫来了之后,全族搬离桃花源。
而这幅画流传了下来,那就证明至少有一部分人,他们从桃花源里出来了,所以这幅画才会流传出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