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暗潮汹涌的国家第2/3段
听了刘贺的话,黎阳公主终于开始瞪大着眼睛看着刘贺,吃惊的长大嘴巴,久久的不发一语。
虽然自从刘贺从昏迷中醒来之后,几次的表现都很让黎阳公主吃惊,但今日这一句问话,却是彻底的震撼了黎阳公主的内心....
自己的这个弟弟,这个多年来不问政事的昌邑王,今日,终于开始关心起王府的前途来了!
想到这里,黎阳公主的内心开始有些苦涩,多少年了,自己一人肩负着整个昌邑王府的重担,在外人看来,在这个昌邑城中,她或许是说一不二,威风八面的公主,但这其中的凶险和深机,又岂能是一个普通人能够理解的了的?
说到这里,就有必要分析一下目前这个国家的格局了!如今的大汉朝,看起来百业待兴,歌舞升平,实则危机重重,内部纷乱,特别是位极王侯者,各个都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先说朝廷的内部格局,如今的皇帝名叫刘弗陵,是先帝最小的儿子,算起来,应该是刘贺的叔叔辈,他虽然聪慧仁智,但身体较弱,可以说是三个月一小病,五个月一大病,谁也说不准这个身体羸弱的皇帝什么时候就会挂了。
皇帝的身体羸弱,那朝中的政事与大权自然就会落在旁人的身上,现在的朝中,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祥和,实则是波涛汹涌,人各有志!
目前的朝中,大致分为三派,其中的一派便是以“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掌军派,实力最为强大,执掌着各部的兵马,霍光本人是属皇室外戚,是先帝临死前遗命的几位顾命大臣之首,权力之大,无人可及,说句不好听的,在朝廷当中,霍光说的话有时比皇帝还要有分量!
第二派便是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言论派,这一派主要以朝中士子为主体,正所谓“士农工商”,在封建社会的地位排行中,士子之位一向是远远的凌驾与其他身份的群众,所以桑弘羊的这一派的实力也极为强大,他们执掌国家的民生要务,得天下士子之心,实力仅次于霍光的掌军派一系。
第三派则是以“车骑将军上官桀”为首的皇亲派,论起掌握的军权,上官桀不如霍光,论及所参与的政治要务,上官桀也不如桑弘羊,上官桀只所以能与霍光、桑弘羊这文武两派平衡至今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特殊的国戚身份,他的孙女乃是现任皇帝的皇后!也就是说他儿子是皇帝的老丈人,而他本人是皇帝的祖爷!
三大派系互相牵制,盘踞朝廷,分割军事政务。
当然,朝廷中也有不属于这三大派的清流一系的人物,如当朝丞相田千秋,老将军赵充国等人,他们不夺权,不争利,也不参与党争,只是做好分内之事,清闲度日,所以可以抛出不提。
除去朝廷内部的三派暗中争权之外,朝廷之外也有其他的不安因素,其一是北境与之对立的匈奴,而其二,便是包括刘贺在内的几位异姓藩王了!
昔日,汉武帝曾通过推恩令,解决了大部分异姓藩王的问题,但时至如今,却仍有几个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的藩王!
特别是如今当朝皇帝体弱多病,朝不保夕。所以,若说各地藩王的心中对皇位都没什么想法,那纯属就是扯淡。
这几位藩王中的一个就是这位荒唐大王刘贺,不过他为人纨绔,每日声色犬马,胸无大志,其本人是个憨呆的少年,又是当朝皇帝的侄子辈,论及威胁,可以算是诸侯王当中相对较小的一个了。
但是,另外几个藩王与刘贺相比,可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是刘贺的叔叔,厉王刘胥!封地在广陵,这位厉王天生神力,力能扛鼎,最善空手搏杀熊虎等猛兽,勇武过人,最好结交江湖上的游侠豪杰之士,其猛士之友遍布天下,府内死士高手极多,天下无人可出其左右。
第二位,是燕王刘旦,此人为人多辩,博学多才,喜欢各种易经杂说,星象数学皆有涉猎,所以说,在众位诸侯王当中,燕王可以称得上是最有才学的王爷了,换句话说,也可说是最有智谋的王爷!
第三位,乃是楚王刘延寿,这位楚王的心思狡诈,虽然有些野心,却是从自我彰显,相反的,反而是经常力挺厉王,对厉王的态度与行为都极为恭顺,一个劲的将厉王退到风口浪尖,自己安居其后,坐观天下之变。
还有一位,是赵王刘昌,其人善军事,喜兵法,封地的赵国地广人众,实力颇强,但为人却极为和善,平日行事也颇为低调,在诸王当中,算得上是较为老实的一个了。
厉王,燕王,楚王,赵王、再加上昌邑王,这五位藩王就是皇帝眼中的五根毒的皇亲派,论起掌握的军权,上官桀不如霍光,论及所参与的政治要务,上官桀也不如桑弘羊,上官桀只所以能与霍光、桑弘羊这文武两派平衡至今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特殊的国戚身份,他的孙女乃是现任皇帝的皇后!也就是说他儿子是皇帝的老丈人,而他本人是皇帝的祖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