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海殇 第2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林子青睁开眼,看看后视镜中的黄土龙,继续想着后来的事。

  后来,阿爸的坟里,也象阿公一样只埋了一套他在家里穿过的旧便衣。队伍上送来的新军装留着。

  后来,阿奶捧着她一个字也不认识的“牺牲通知书”,叫了几天几夜“儿”。她不听劝,也不吃喝,就那么叫着“儿”去见阿公了。后来,县上来人送来五百元抚恤金,阿哥阿嫂一文也不动,说留着给子青娶老婆用的。县上说办林子青的生活费手续,阿哥不签字,说自己能照顾阿妈,能养大阿弟。说阿爸从来不准家里人去麻烦队伍上和政府,现在阿爸不在了,就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阿爸知道会生气的。

  后来,阿哥阿嫂对自己比阿岩好,吃、穿、用的都比阿岩好。有一回,阿妈补着阿岩的衣服说该给阿岩做件新衣了。阿嫂说阿岩小,就该捡阿叔的衣服穿。从7岁以后,子青爬树摘果子抓鸟,都是光屁股、光身子,身上挂出血道道,螫出大包包他也不穿衣服上树、爬山。他要给侄子留下没有补丁的衣裤穿,他不想看着阿岩总是穿自己的破衣服。岁那年,阿哥带他上山打猎,教了他很多下套子、挖陷坑,张网安弓的打猎本事。十岁那年,阿哥打猎被蛇咬了脚,幸亏自己在阿哥身边,赶快给他扎腿、挤毒血,又按阿哥手指的地方采草药嚼碎给他敷上,自己把高高大大的阿哥背下山。阿哥常对人说是阿弟救了他的命。

  当天晚上,阿哥和阿嫂叽咕了大半夜。第二天,阿哥跟阿妈说要让阿弟去学手艺,拜盘古镇的辛木匠为师学木工活路。说学个手艺,到山外也好长点见识。说阿弟比他自己聪明,自己没办法送他上学就很对不起阿爸了,打猎太苦不说,还很危险,万一……自己对阿爸不好交待。说阿弟以后,一定比自己有出息,不能耽误他。阿妈点点头,子青就成了盘古镇能工巧匠辛古老师傅的关门弟子。

  辛古师傅的手艺好,方圆几百里山里山外少有不知道的。哪家人家起新屋,盘嫁妆请不到辛古木匠,主家心里总不是滋味。因为辛木匠起的新屋总是正南正北,扎实得可以住祖祖辈辈;他盘的嫁妆椅,柜、脚盆扎实耐用不说,还会给柜面椅背雕花草刻喜字,精工巧作,活灵活现,格外显出喜气。只要主家跟他对了脾气,就是不拿主家的喜钱,他也会给主家陪嫁的新马桶上雕上一对金童玉女,预示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子青问师傅为乜要把细崽细妹雕在马桶上呢?师傅挤挤眼说,因为女人无论生儿生女都是在马桶上坐着使劲“哽”出来的!你也一样,不信回去问你阿嫂。说得子青脸红耳赤,还不敢说不是。辛古师傅跟阿爸是少年朋友,还喝过子青的满月酒。阿爸逃出岛的时候,他一个人没赶上船,自己找船到了海州。没找到阿爸他们,却找到一位好木匠师傅,学了一手好手艺还带回一个漂亮的海洲老婆。不过,他收徒弟的规距决不会因为子青是阿爸的儿子而改变。他的规距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不会师傅教的工夫,那徒弟就要被赶出师门,今后在外面不许说是他辛古的徒弟。比如,他规定徒弟三个月内学会磨木匠家什,斧、凿、刨叶等,还要学会锉锯齿、开锯路、弹墨线和所有木匠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三个月学不会就滚蛋,不用再往下学了。只因他的规矩太严,二十多年中,他只带出三个徒弟,名气还不如他响。辛古老头对阿哥说,收了子青以后决不再收徒弟,所以说是关门弟子,能不能满师就看子青的天分。阿哥送子青到盘古镇,满满敬了辛古老头三杯酒,又让子青给师傅嗑三个头。临走,阿哥捏捏子青的手,嘱他争气。

  子青跟辛古师傅学徒两年,不但没被赶走,反把老头乐得成天老脸上开满南瓜花。幺徒弟不但教什么会什么,有些活路他还只要一看就懂,一懂就能做,做出来的活路还满象个样子,特别是那些雕刻的细活,两年下来徒弟做的跟师父做的几乎很不容易分得出。乐得辛古老头逢人就说:“难怪先人说,将门出虎子,林家的娃崽就是跟别人家的不同。自己这是走了老运,才收到这么个叻崽做徒弟,以后,只怕自己还靠这幺徒弟扬名呢。辛木匠收了幺徒弟一年以后,便不去远处做上工了,只在镇上自己家里做。木材是主家送来,做好的家俱主家自己抬回去。他说自己老了,不想东荡西游了。别人却说他是心疼幺徒弟,辛师娘是城里人,做得一手好饭菜呢。

  学徒两年,阿哥不时来看看阿弟和辛师傅,每次必带自己猎的新鲜野味。兄弟俩都说辛师娘炒出来的野味,味道好吃得没得说,乐得辛古老头眼眯眯的直看着辛师娘笑。子青逢年过节才能回去看看阿妈、阿嫂和阿岩。他把师傅给的零用钱攒下来,每次回家总要给阿岩他们带些山里没有的小吃食、小物件。有回师傅给的钱多,他还给阿岩扯布做了件新衣服,喜得阿岩一跳三尺高,说一辈子也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阿嫂听得想笑都笑不出来。

  两年里也有几回例外,那是因为几个几百里来请辛古木匠的主家。他们原是本地人,是辛木匠年青时的哥儿弟兄。二十多岁在家安不得身,出外到些城镇讨生活。后来撞了运气,赚了些钱,在城里头安家讨了女人。现在女儿要出嫁了,特特跑回老家来请会雕花草刻喜字、会在马桶上雕金童玉女的辛古木匠到城里为女儿盘嫁妆的。为的是给女儿的嫁妆添些精彩,添些喜气,减少女儿离家时的泪水。师傅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啦!结果还是带着三个徒弟去了,子青得以更见些世面。出去三几回,每回半个月二十天,子青便学会了“官话”,乐得师傅当面说大徒弟二徒弟不如师弟聪明,象两个大呆瓜。两位师兄也憨憨地笑着说那是,那是。每回上街进商店买东西,总让小师弟走在前头问价码。去年七月,四师徒在临海城帮人家盘嫁妆,阿哥几百里路跑到临海城,找了三天才找到几师徒,说是阿爸回来了,阿爸没有死,阿妈要他来找阿弟回家。辛古师傅呆了呆,连声念叨:妈祖保佑!南海观世音,西天如来佛,财神爷赵公元帅,秦琼将军诸路神仙都保佑!立刻带子青到海边租了船让俩兄弟快快回家,说他这里活路几天赶完,一定回去看你阿爸。

  船上,阿哥告诉子青,阿爸说他当时并没死,只是受了重伤,被当地老百姓从死人堆里翻出来抬了回去,这几年是养伤去了。子青想了想。不相信阿爸到老百姓家里养伤养了八、九年。阿哥也说不明白,阿爸说在老百姓家养伤只三、四年,其余时间或许是在公家养伤吧?子青说在公家养伤为乜不搭信回家?阿哥说千万不能问阿爸这句话,阿妈问了一句,阿爸发了大肝火。阿哥还说,阿爸这回回来象是变了个人,整天抽筒子烟不讲话,眼睛阴阴的,难开笑脸,也不出门,只见了阿岩才会缓缓脸色。还说阿爸每晚做噩梦,吼醒来时浑身汗淋淋的,为这,他和阿妈分房睡,自己一个人睡在阿奶咽气的那空房里。有时候,吼叫声还是会把全家人都惊醒,那声音真是比鬼嚎还怕人。当然,阿哥说,哪个人也没听见过鬼嚎,可他觉得鬼嚎也不会比阿爸梦里的叫声更惨厉,更凄森了。每回阿爸夜晚醒来都会叫阿青,白天却从不说叫子青回家的话。第三天,阿妈叫大儿子去临海找阿弟回来,阿爸却也没阻拦。阿哥反复几次叮嘱子青回家后要小心伺候阿爸,他总觉得阿爸有哪块地方不对头,瘦得脱了形,只剩付骨头架子,以后要多打点野味让阿爸补养补养。

  阿爸回家三个月,子青寸步不离地陪着他。尽管阿爸已经不是阿哥说过的、子青想象中的阿爸模样,他总归是兄弟俩的生身之父,儿子是不该嫌弃父亲的。自从子青回来跟阿爸睡一个铺,阿爸夜晚的梦就做得少些了,吼叫声也就少得多。因为子青夜晚睡得很警醒,只要阿爸开始扭动翻滚,他就会惊醒。第一晚,他醒了也不敢动,只是静静听着,阿爸越挣扎越厉害,嘴里喘着粗气,最后才发出叫声的。第二晚,子青在阿爸刚开始扭动时,就爬到那头去试着推醒他。阿爸一醒来,梦就没有了,因而也不会再叫。阿爸清醒过来,看着子青亮晶晶的眼睛,嘶哑喉咙小声问儿子怕不怕?子青使劲摇摇头,问阿爸做的乜野梦?阿爸转眼望着土布蚊帐顶,慢慢伸出长长瘦瘦的手臂把儿子揽到身边,沉沉地说:“睡吧,傻崽,那不是梦。”从此,阿爸就离不开他的小阿青了。

  阿爸回家半个月后,辛古师傅从临海回到盘古镇的家,第二天就带着两瓶主家送的好酒赶到垭口村林家,两个老友见面,辛木匠惊得脑壳都木了!他抓住阿爸的手说,阿森,是你?真个是你?几百里路跑到临海城,找了三天才找到几师徒,说是阿爸回来了,阿爸没有死,阿妈要他来找阿弟回家。辛古师傅呆了呆,连声念叨:妈祖保佑!南海观世音,西天如来佛,财神爷赵公元帅,秦琼将军诸路神仙都保佑!立刻带子青到海边租了船让俩兄弟快快回家,说他这里活路几天赶完,一定回去看你阿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