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价格竞争第1/2段
目前抽水马桶的消费者不包含普通老百姓与中等收入的人们,而是直接针对高消费阶层。这些人一般是富豪官吏,腰缠万贯、一掷千金,即便把马桶价格涨到一千两,照样有人买得起,所以不要担心没人买。
至于一再涨价,就是利用人的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就像楼市、股市一般,若价格起伏不大,一般人会持观望态度。但等到一个劲的涨价,涨得让人喘息、思考的余地没有,人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剧巨变化,抢着购入,避免花更多的钱买一样的货物。
还有一点就是抓住人们的攀比心理。严世蕃卖十两一只,自己偏偏要高出他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马桶既是新生物品,又是奢侈品。试想一下,坐在一百多两马桶上的感觉,跟十两马桶完全不一样。那些有钱人宁可多花钱,也不会让人家感觉他贪图便宜,买十两一只的马桶。
当然,这一切建立在严世蕃窑厂马桶产量低的情况下。一旦他的产量提上来,充斥整个市场,人家再买昂贵的马桶,就是傻帽一个了。
于是乎,京城茶馆、酒楼等热闹场合,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马桶。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在关注着马桶最新的价格。林凌启的店铺前,每天都挤满了人,看着门口悬挂着写着价格的木板,猜测着马桶究竟会涨到什么程度。严世蕃的店铺反倒有点冷清了。
对于这种情况,严世蕃丝毫没有在意。有价无市,任凭你价格抬到多高,也不过是个噱头,能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管家乐呵呵地过来,说林凌启把价格提高到二百五十两。
二百五十两,这足已在京城购买一套小型住宅,严世蕃真有些被搞糊涂了,这小子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管家兴致勃勃的把自己看到的一切讲出来,说是林凌启把价格一挂出来,立马遭到围观者的痛骂,这不是取笑买家是二百五吗?谁知林凌启很低调的把价格改了一下,三百两!
这下现场更乱了,人们纷纷指责林凌启不讲经商之道,乱抬价钱。林凌启却不反驳,只是说大家若嫌贵的话,可以买别的店铺十两一只的马桶。
听到这里,严世蕃忽的从躺椅上坐起来,来回徘徊,心中暗暗感到不妙。至于什么地方不妙,却说不上来。
他赶忙催促管家再去打探。
管家不以为然,三百两?开玩笑,卖给哪个白痴呀!
他晃悠晃悠来到林凌启的店铺前,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只见大街上马车一辆接一辆,象串起来冰糖葫芦,一直延伸到拐弯脚。许多达官贵人象蜜蜂进蜂巢涌进林凌启的铺子,嘴里叫唤着:“给本官一只。”
“林大人,老夫要八只。”
“林凌启,千万要给本官留三只!”
……
场面一片混乱,你挤我拥,仿佛买廉价的白菜。白花花的纹银,数不尽地流入。
这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