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通房丫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林凌启对茶叶没有多少研究,只能说个大概要求,那便是尽量去与当地气温、土质、雨水相差不多的地方购买茶树。当然,知名度是少不了的。比如龙井、铁观音、碧螺春、毛尖等等名茶,只要适合这里种植,就多种植些。

  有了林凌启方向性的指示,林凌发便与李裕商量起来。

  林凌发父亲本是茶商,对茶叶很有心得。林凌发比林凌启年长几岁,父亲那里多少学到一些。李裕自不用说,原茶园的主人,对茶叶异常精通。

  一会儿功夫,两人便合计出来。碧螺春是本地产,自然要大规模种植,计划占一半面积。龙井茶种植地杭州,无论在水土、气温、海拔等方面,都与这里比较接近,计划种植面积为四分之一。余下的种植毛尖、铁观音等。

  林凌启没有异议,让两人统计一下购买茶叶所需资金,并筹划采购事宜。

  刘大牛老远看到林凌启,便跑过来亲热打招呼。林凌启对刘大牛那是一百个放心。刘大牛虽然说话咋咋呼呼,但干起事来却一丝不苟,将林凌启房地产的意图,在窑厂以东开阔地上,展现淋漓尽致。

  由于这是长期规划,刘大牛并没有详谈目前的进展,而是说快到腊月,一些人们问什么时候可以休息,以便春节时走亲访友。

  老百姓就是这样,落魄的时候低着脑袋走路,生怕别人瞧不起。即便走投无路向人借米借钱时,尚未开口,便脸烧得发烫,连声音也极不自在。

  过惯了低三下四的日子,现在到了这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口袋里也鼓起来。正是带了衣锦还乡的时候。

  林凌启对这些人的心情表示理解,就让刘大牛将人数统计一下,路远的人额外发放盘缠。

  刘大牛要的就是这句话,这样一来,自己在劳工面前的威望更高了。他乐呵呵的跑到建筑区,将林凌启的意思传达下去。

  离开丘陵,来到窑厂,从胡翼龙口中得知,两座新建的窑已经试验性使用。由于窑工人数充足,画师队伍健全,马桶日产量达到七十到八十只。等新窑厂能完全投入使用,产量估计能达到一百三十只。

  对此,林凌启甚为满意,得知库存有两百来只,派人喊来彭涛,马上组织人手,将这两百来只马桶运往京城。

  现在处于争分夺秒时机,一定要抢在严世蕃未成气候之际,赚取丰厚利润,作为房地产、茶园开发的储备资金,以及跟严世蕃竞争资金基础。兵贵神速啊!

  一声令下,装船马上进行。人们热情高涨,不到半天功夫,库存马桶全部装船完毕。

  林凌启嘱咐彭涛,等马桶销售完毕,留几人在京城,留几人在通州,随时准备迎接新运去的马桶。同时要求胡翼龙,暂时放缓本地乃至南直隶一带的销售,将大部分马桶运往京城。

  彭涛想到自己单独带队,心中略有不安。林凌启鼓励几句,并交代应注意的各种事项,还提出一条要求:无论沿途还是京城,所有人员一概不得饮酒,等回来后再饮庆功酒。

  彭涛允诺着,带上二十名熟手和二十名新手,再向京城出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