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溺水的姿势第1/2段
林凌启洞悉他此时的心情,他要的结果是陈婉儿意外落水死亡,而不是自杀或他杀,以保全他与陈婉儿的声誉,便也不多说。
看来如果要检查陈婉儿的下身,估计陈知礼会跳起来,曹达明也绝不会同意,只能作罢。
要不摸摸她的腿骨是否折断,来验证自己的推测。不过此时尸体已经僵硬,根本摸不出来。需褪下其裤子,用热水泡软其腿部,才能摸得出来。可是他们会同意吗?
他不禁摇了摇头,当今的习俗,限制了自己破案的手段,无奈啊!还是先去池塘查看一下现场再说。
他转身对吴敬涟说:“吴大人,我们与陈员外相交甚深,要不回去置办一份吊礼?”
“应该的,应该的。”
吴敬涟应承着,跟陈知礼等人寒暄几句,便同林凌启离开陈府。
林凌启命小顺子随吴敬涟置办吊礼,自己带曹达明前往那池塘。
池塘离陈府不远,穿过两条街,在一片民宅掩落处,一口古井呈现在眼前。
井上盖着座凉亭,亭子匾额上写着济民井三字。
据说这井原先不叫济民井,而是叫救命井。
相传,吴县建城后,有一年大旱,连贯穿县城的西塘河都干涸了,城里的居民需要到城南那条河挑水喝。只是那条河也临近干枯,河水异常浑浊,居民喝此水后,上吐下泻,苦不堪言。
当时的县令焦急万分,请来风水先生找合适的地方打井,位置便定在这里。城里居民齐心合力,终于挖出口甘甜清冽的水井,大大缓解城里的窘境,于是称之为救命井。
后来,有人觉得名称不够文雅,便改为济民井,还特地在此盖座亭。
这井口用青砖垒成,天长日久,青砖上长满青苔,不过此时已变褐色。井周围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由于年代久远,有些象老年人的牙齿,轻轻一抠就会起来。
井东面是片竹林,枯黄的落叶象金叶子铺满竹林,竹子株株挺拔,可以想象这是夏日纳凉胜地。
井的西侧便是池塘,据说当年大旱后,人们为了防止再次遭遇干旱,在这里挖口池塘。平日里,池塘供人们洗衣之用,到旱期,则用来饮用。
池塘不大,约有三五丈方圆。冬天,水位较低,河岸显得异常陡峭,绿色的池水都快呈褐色。
东岸靠近亭子处,有一堆乱石。曹达明说是随着城里的居民增多,原先池塘的两个埠头,已满足不了人们洗衣。吴敬涟便命人修建两座新的埠头,供人们使用。这些石头是修完埠头后的碎石,至今尚未清理。
林凌启环视池塘,见碎石堆这边脚印凌乱,估计是打捞陈婉儿时造成的。岸边还插着尚未燃尽的香烛纸钱,看来是捞尸后人们拜祭留下的。
回头看看亭子,用脚步丈量一下,离池塘东岸不过丈许。两者间有十几块散落的鹅卵石,再往西便是碎石堆。
&到旱期,则用来饮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