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赴会第2/2段
晋楚两国的借道之事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接下来便是相王大典的准备了,此事晋国自然是全权承办了下来。
郑宋两国交界,宛城,盛大的相王祭典便是要在此地举行,晋国此前通过晋商购买的礼乐器物源源不断的向着这里送来,短短两旬的时间,一座三米高的祭台便拔地而起,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楚王熊绎与晋国公田桢一同动身,分别横穿宋郑两国国境,向着宛城而来。
“文和,荣翟,寡人离国赴会,楚国便交由你二人照看了。”熊绎两只手分别握在徐启和荣翟的手腕上,身后两位內监手中分别捧着熊绎赐给他们二人的监国符印和金钺,凭监国符印可统筹满廷朝臣,持金钺则可调动国境之内所有军队。
熊绎离国期间,徐启与荣翟二人便形同楚王,这两人一文一武,可称国之柱石,熊绎让两人一人掌内政,一人掌兵权,也算是各尽其才。
当然熊绎如此安排,也未必不是出于制衡的考虑,这并非是熊绎不信任两人,否则也不会交付两人如此重任了,只是国之大事,身为一国君主,该是如此安排。
“臣定然不负王上所托。”徐启和荣翟同声应道,虽然徐启入楚国朝堂不过一年的时间,但与荣翟却并不算陌生。
当年熊绎为荣翟一家平反,徐启在其中的献计出力便是不少,这一点荣翟知道,心中也同样念着徐启的一份情,而后来熊绎每次去云梦泽旁的草庐,也都是荣翟亲自率人护卫,虽然不曾踏入草庐,可与徐启也有过数面之缘。
所以两人共事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不过熊绎还是又特意嘱咐了荣翟一句。
“荣翟,遇不好决断之事,便去与令尹商议,即便观点不和,也不可冲撞令尹。”当然这话是熊绎将荣翟拉过,私下嘱咐的。
若论起私下的关系,徐启与熊绎是士遇知己,熊绎心中有王图霸业,而徐启则是身负王佐之才,志同道合,两人关系可称挚友,而荣翟与熊绎自幼相识,两人几乎是一同长大,又因为熊绎年长他几岁,所以熊绎私下对待荣翟,更像是兄长对待幼弟。
弟弟再优秀,做兄长的也总是会担心他惹麻烦、出乱子,所以对于荣翟,熊绎会再三叮咛。
熊绎此次相王,仅仅是随行仪仗便足有千人之众,一路之上,礼乐之声不断,仪仗之后数十里处,还有大军相随,当然这些军队并非是用作护卫,而是意在宋国。
队伍浩大,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数日之后,才行至楚国东境,泾水河畔,如同楼阁一般的船只早已经准备好,横渡泾水,直抵宋国西境。
进入宋国之后,更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宋王早有命令,楚王车驾途径的郡县皆要出城十里,夹道而迎,凡是楚王所需补给物品,一律不许吝惜,务必满足。
对于楚王的随行仪仗礼遇有加,而其后紧随而来的虎狼之军,各地郡县不要说是拦截,更是连问都不敢问上一句,无论是郡县中的官员还是百姓,哪一个不知道楚国大军入境是为何意,可却无一人出言点明,甚至抱怨一句。
郑宋两国是邻国,郑国现在是什么个凄惨模样,宋人不是看不见,他们可不想楚国的刀兵落在自己的脖子上,说句实在话,就算有一日宋国向楚国称臣了,可对于这些官员和百姓来说,仍旧是该如何如何,无甚影响。
而远坐朝堂的宋王,是直到楚军已经距王城不足百里的时候,才知晓此事,当时正在朝会的宋王,在得知消息后,足足半晌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被人愚弄的感觉如何都不会好受,更何况宋王此前还是那般的自作聪明,自鸣得意。
楚王的仪仗继续北上,而随行的大军却停留了下来,在王城百里外安营扎寨,反正仅是一路走来,沿途郡县给出的粮食,就足够支撑到相王大典结束了,况且宋王好客,境内的楚军就劳烦宋国先养着了。
等从宛城折返,熊绎再来亲自拜会一下宋王,相信等到那时,宋王会有一个好态度。
楚国,掌监国之任的徐启,做的第一件事却并非是在楚国朝堂,而是与荣翟商议,让其对淮南一国盯的再紧些,徐启仍旧是心中揣揣,却又不知道祸从何来,只能派出人手,盯着各方的动作。
数日之后,令尹府,一名探子归国。
“宋国边境疑有燕北使臣出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