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晋阳城中第3/3段
“我最近没什么空,稿子写好了,你还是辛苦一下,送到祁县去。”
“得嘞。三公子,不过有些情况到时还得再向您核实,不然看官提问,我说书田回答不上,可就跌面儿了。”
“你问吧。”
“不知道公子您是从哪学的,居然还有这一手上本事。等闲之人被您取了东西还真不一定能反应过来。”
“找尾巷白老学的,孟尝君也得依仗鸡鸣狗盗,学些下九流的路数也是防身,毕竟技多不压身。”陈翔侃侃而谈,丝毫不觉尴尬。
田胖子又问:“公子,方才那事,如果张三毛发现您的栽赃,楞是没做出反应,您怎么办?是将计就计诬陷他,还是索性就送他这把金钗?”
陈翔说:“我怎么可能诬陷他,他若真的没反应,说明他就不是个贼。电光火石之间是无暇细思的,只能凭借最本能的职业习惯。他是真的能在刹那间判断出局势,忍辱藏拙,我就算是被他骗了又有何妨,倒要好好结交他呢。”
田胖子有些愣住了,喃喃自语:“再有本事,那也是偷儿啊。”
“落魄之中多豪杰,改过不失真英豪,何必把人看死了呢。不说这个了。”说着,陈翔给了点银子,打发走了田胖子。他回头对杜伟说:“杜伟,我给你个任务。陈家巷你别去了,这几天你在晋阳城里找个僻静的客栈落脚,给我一个人好好呆上四天,四天后我们来此处相聚。”
“哦。我知道了。”
“你真的知道了吗?那我问你,如果四天后你等不到我们,你怎么办?”
“啊?那……”杜伟挠挠头,四处望去,仿佛得到了启发,“那我就报官去。”
陈翔大笑,“好,说得好。到时候找不到我们,你就去报官。对了,还有件事,这四天你抽个时间去结交一下那位甜水巷铜锣李,就当锻炼锻炼你的交际能力。由头嘛就是去送钱,八十四文。你就说是刘三拷出的贼赃,托你转交,反正按照刘三的性子,多半是不会想到这一茬的。”
“啊。”杜伟苦着脸道,“那万一刘三爷还记着这事,来送钱了,我这样凑上去,岂不是很尴尬?”
“有什么尴尬的,那不是更好?”看着愣着还没反应过来的杜远,韩青笑着说:“从来只有偷偷做坏事的怕被人发现,咱偷偷做的是好事,还替刘三扬美名,怕什么。”
“倒不如说,咱那真盼着被发现呢。”周德揶揄道。
陈翔说:“好了,别打趣了。”接着对杜远说:“你不用刻意隐瞒或者张扬,行善积德,帮人弥补失误,不过如此而已。德行和善举通过平时积累,不必太过功利。”
陈翔回头看着韩青和周德,这些是自己最得力的手下了。“准备的事情做好了,现在咱们去陈家巷。”
陈家巷,顾名思义,这巷子里住的人家大多姓陈。如果说的更加直白点,都是太原陈宗家的亲戚。自从宗家定居于此后,代代的分家一圈一圈地慢慢购买土地,经营产业,渐渐地把整个巷子都盘了下来。现在,尽管太原陈氏的根本在城外的田庄和坞堡,可是宗家一族人还是常年居住在陈家巷,连带着其他太原陈氏的本家也保留了在这的房产。不管外边产业再多,也是居住在陈家巷。当然,潮起潮落各个分家各有兴衰,但是哪怕家业破败要变卖了陈家巷中的宅子,也是优先变卖给陈家人。
陈翔等人进入陈家巷,倒是不急着赶路,一路上和这家的婶婶拉拉家常,和那家的老爷子寒暄几句,慢悠悠地踱到了太原陈氏宗家的门口。
红砖绿瓦,三丈围墙,庞大的中门紧闭着,两侧小门开着,门房似乎早有耳闻,赶忙就迎接陈翔等人进来。进门后是一个过堂,杉木门上贴着门联。
“积德前程远,行善步后宽。”
“每次来宗家,总觉得这副门联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尽显士族德蕴。”陈翔略带笑意,向着门房感慨道。
“公子能有这份感慨,真不亏是文焕公的子孙。家主也是时时提点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外出办事代表的都是太原陈的门面,深远的不用懂,但是只要记着这两句话,行事就不会有大的差错。要是谁学那些尖酸刻薄、仗势欺人的暴发户的样子,那可就真真的丢了咱太原陈家的脸面,打死也是活该。”门房低着头,恭敬地答道。
“这话回得得体。宗家有本事啊,调教的好门房,你叫什么名字。”陈翔问。
“小人廖全丙,得公子谬赞了。各位公子老爷们才是真正星宿转世,亭芝玉树,小的这点墨水,都是有幸能随侍期间,日夜熏陶来的。”
来回吹捧之间,廖全丙将陈翔引入待客小厅,安排茶水,周德等人被另行引导。不一会儿,一位年轻人锦袍宽带,仪态缓缓,迈步而入,见到陈翔,抬手一礼。
“陈翔陈三公子,真是稀客啊。在下陈旭,草字文昊。算来你我还是堂兄弟呢。陈旭见过兄长,这厢有礼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