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太原陈氏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这是仅仅计算了运载的难度和压力,至于粮食我默认是够的,但是问题在于,长安的粮食够,邺城的粮食够,蓟县的粮食够吗?这么大的消耗下,这么多的人丁,一郡之储粮,够吗?

  所以,我想问,天下粮足,然转运至蓟县否?

  大军一旦出发,将以何种方式运粮,损耗是否筹算过?

  塞外辽东,牧草如何,经得起战马,驮马或者牛车的反复消耗?”

  陈翔说完,叹了口气,缓缓坐下。

  “啪,啪,啪。”陈旭听完了陈翔的问话,缓缓拍手。“季云不亏是经商多年,于数字后勤方面浸润至深。所思所虑,发人深省。只是……”

  陈旭转头看着陈翔,笑说:“这些问题,这番议论你应该拿去问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在我这儿说,岂不是大材小用?你对朝廷征伐之事有意见,何必在我这儿抱怨,去县衙,去郡守,去长安城说啊,在我这儿说有什么用!”

  陈翔说:“我并非此意,只是忧心……”

  “呵呵,我看你是哪里憋了股闲气,来太原陈家撒野了是吧!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给谁看呢!家主和怀崇公没来见你,你心里不开心了是吗?那你也得看看这儿是什么地方!”

  陈翔摇头不语。

  “你还别不服气。你跑过来做上这一篇大文章,无非是想在宗家面前显摆一下你的见识。可你也不想想看,太原陈家的眼界和格局,哪里是你们能够想象的?我还把话撂在这儿了,今天得亏是我在这儿招待你,要是真是怀崇公或者家主在,你反倒是贻笑大方了。”

  说着,陈旭一抖折扇,徐徐扇动,侃侃而谈。

  “你以为朝堂对是否征伐议论不休,就没有做准备?我告诉你,朝廷早年就做好了在边郡储粮的准备,蓟县粮草甚足。至于运粮方式,青州东莱已造大海船,以海路运粮,直达辽河口,然后逆流而上,直达前线。还牛车,什么眼光,你当朝堂上的一圈当世名将不知道千里馈粮的难处?塞外牧草长势如何我是不知,但是突厥诸部已经答应为大军行走提供粮草,他们能提供什么?也就是牧草了。”

  “你啊,好歹也是个士族子弟,平时也多在士绅之间走动走动,别整天和那些贩夫走卒混在一起,无端端地把自己的眼界给弄浅了。你还当天下人都是傻子,朝堂诸公都是瞎子,你能看得出来的问题人家看不出来?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你虽然是祁县陈,但好歹和太原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别漏出你那小地方的无知浅见来,反损了太原陈的声名。”

  陈翔默默听完了陈旭的训诫,神色平淡地说:“季云受教了。”

  陈旭颔首,很满意陈翔的反应,慢悠悠的端起了茶杯,看向陈翔。

  端茶,送客。

  你的疑问,我解答了,也算是尽了地主之谊了。陈旭心道。

  陈翔恍若不知,也端起茶杯,细细品茗。“嗯,醇厚甘爽,气韵悠长,这太原郡内,也就只有宗家这里才能品尝到这地道的君山银针。”

  这时候到学起士族风范了。

  陈旭轻咳一声,微微摆动茶盖,外间仆从会意,开门,入厅,走到陈旭身边,抬手示意,引导陈翔出门。

  “文昊你看,这茶芽悬空树立,犹如银刀直立,徐徐下沉,杯底处如群笋出土。这正是君山银针的上品啊。”陈翔专注说起茶来,丝毫没有在意陈旭有些难看的脸色。

  你不识趣,就别怪我不给你面子了。陈旭正色说道:“季云,如今天色不早,您也早点返程,我这儿就不留你了。”

  陈翔品茗,放下茶碗,幽幽说道:“文昊,你也知道,我这样就回去,怎么向母亲交代。罢了,罢了,我还是再在宗家叨扰两天,等大伯父什么时候有空了吧。”

  语焉不详,阴阳怪气,脸皮挺厚。给脸不要脸,就别怪我算计你了。陈旭心道。

  “哪里,季云既然想要多留几日,我文昊真是求之不得啊。季云对宗家情谊如此深厚,着实让人感慨。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个建议,想要与季云细说。”

  陈旭说着,嘴角泛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