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维民所止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六月六日,从早上的云翳来看,今会是一个大晴,赵文振和苏一尘等人分别花了一两银子,在客栈买了专门为考子准备的食盒,食盒里装着两样糕点,以便考子取食充饥。

  大梁国上下千名学子齐齐往太学而来,太学门口一溜站着十几个身着宫服打扮的人,这些不是太学里的文官,而是内宫的侍从,所以旁人在他们身上做不得手脚。

  赶来的考子排成两个长队,一一经过,由这些内宫的侍从一一的细细检查,衣服里外,帽间发带,甚至是鞋履裤裾无一不差,读书饶斯文在这里被折腾的一点都没有了。

  就是这样有辱斯文的事,没人一句不该。

  赵文振规规矩矩的站着,任由这宫内侍从,将自己浑身上下摸了个遍,心中还是有一丝的膈应。

  “下一个”。

  赵文振如释重负,整理好衣服,提着食盒走进了太学大门,红纸剪成的三角标上,写着“考子去处”几个字,赵文振按着指示来到考试的地方。

  两块木板分出一个两尺见宽的隔间,齐腰横陈一只木案,一张简易的竹凳,便是一个考位的全部陈设了,四周墙壁皆用白灰粉成,一只苍蝇爬上去都清晰可见。

  赵文振跨过木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的等着。

  想想前世,自己学习也不差,但是每次到了考试就发挥不好,还好最重要的那场考试考的还不错,要他为什么要选考古专业,还还得从这专业的招生条件起,食宿全包,还免学费,这样的条件对当时的赵文振来已经不能用诱惑了。

  当时只想着有个学上就行,那想过毕业找工作的事,如此只能命运可叹。

  再世为人,又踏上这改变命阅考场,赵文振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往日种种的回忆,有带着一丝丝的哀伤。

  一个时辰后,今年乡试的考子已经全部入了太学,一名考官拿着一封写有学子姓名等信息的信,急急的进了宫。

  不多时,这名考官,骑马赶来,在太学门前下了马,便有一人敲响了太学中的一口大钟,刚才检查考子的那十几个宫人此时俱在太学内,齐齐喊道:“考题到”。

  刚才这考官将考题拿给今年的主考官,这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孔知的父亲。

  孔祭酒心翼翼的接过,展开看时明显的一愣,随即又露出一个原来如茨笑容,朗声道:“考题为论维民所止”。

  底下的一种考官听得,在考场上走了两圈,嘴里大喊着考题,以保证每个考子都能听清楚。

  赵文振听到考题后,没有马上动笔,将一卷子夷纸展开用镇纸压好,细细的思索起来。

  维民所止这句话原出自诗经玄鸟,原文是“千里,维民所止”,常释都邑周边千里,都是百姓居住地。

  赵文振想来,宣和皇帝以此为题应该远不止这层意思,此句深意当是大梁治下是为民政,千里之地竟是百姓所居之地,含有爱护百姓之意,君王彪炳自己爱护百姓每朝皆有,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

  赵文振嗤笑一声,写了起来,从写下第一个字,好似就没有什么阻碍,宣和皇帝既然要彪炳大梁的爱民制度,赵文振自然是大肆的吹捧了一番,不过吹完就行了吗?

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