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滢瓶巷第1/4段
姑苏月,上枝头,云雾缠绵。
滢瓶巷里,商铺林立。如“浣溪纱”家,又如“润江南”店,以至于“扶波苑”者,为士子热闹聚处。
倒也有一家是不同的,唤作“望长淮”的书坊。并非是这巷子里只他一家书坊,只是这书坊,不管书印之事,而致力于书卖。店铺里,纵横立体书柜,遍设书册典籍,供读客商买。
除此之外,这“望长淮”家的,还在店中设立桌椅横排,以便读客挑选试读。当然,穿长衫的,大抵瞥上几眼,就买走了。寒门子弟,可就要在店里蹲坐整天,大抵要打烊了,才罢下书册,言说几句“非我之道也……”,然后匆匆逃去。再待几日,便又来挑书起读了。
“望长淮”家的掌柜倒是不恼,反而是欢喜这种。据他所说,这些构造,也都是从京城那边学来的。寒门子弟,少有买书去。故而,能供出一处,就算是与他们作了个善缘。
这位大善人,在市坊间余了好名声。可这这书坊,却卖不出多少书来,只能说是个盈亏持平的买卖。但好在,近来这“望长淮”进了一批新书。其中,属“红楼、三国”是最卖好的。尤其是“三国”,因为是完本之作,厚实资重,握于手掌,如是回溯当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可千里帷幄,也见细微处,动情落泪。
因而,这书一时畅销了。甚者,书柜里竟无有闲册,供以寒门的去读了。倒也是奇,按理如此畅销之作,其余书坊大抵也会仿印,实则不得,便行小册子。可读客们挑食得很,偏要这家的……
这眼下已是深夜,书坊早已打烊。可内堂里,这书坊的掌柜,市坊间的大善人,被称作“黎先生”的,还是未眠。
他正翻弄账本,仔细对照,不时喃喃:“京城那边,又要有新书来了。得多花些钱,把这一批书给买断,这种新式印刷法,还没摸透。该多送些样书回去,希冀于他们的手段,找出破法,兴我北燕……”
好似对账完了,他歇了歇,叹道:“梁务司的人到了江南,怎不和我联系?也是,这些学生可都是绝密的。但我这大善人做的牌坊,至少也能罩住一两位罢?”
正说着,倏尔,门外——
“咚、咚、咚!”
这位黎先生瞬即跃起,从腰间摸出一把短匕,弹指熄灭了烛火灯帐,贴身于侧,悄望去。
可门外,再没响声,前堂也是没个动静的,不像是有人闯进了来。
他仍不敢大意,悄悄地,缓步摸去。但每走一步,便要静心聆听,直到排到店铺门槛。
“咚、咚、咚!”
这位黎先生也在屋内敲响,然后被伏身待着,匕首紧捏。
可等了些时候,门外仍是未有异响。
见状,他倒也是松了口气,便又藏好匕首褪下半身衣衫,扮作痴睡模样。悄悄地,分出一条缝,眯着眼,仔细瞧了瞧。
屋外虽是风凉,但果真是没人的。
如此,他真是歇下气来。随意低眉,却吓了心绪:
只见,这门前,摆着一封信件。随眼看去,是寻常的模样。没个标名,轻薄一纸。
他心中起疑,缓缓捡起这信,合拢门框。快步回了内堂,又点起烛火。
“该不会是?”他说着,拆开信件,瞧了个清清楚楚。
只见,这信纸里,唯有一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
他瞪大了眼,看了看前堂,一片惧意上了心头,“难不成?”
说着,他忙将信纸落在火光上,烧成灰烬。又跑到床边,从床底摸索出一样油纸包裹的物状。
喘了一大口气,又恨眼望了望这处,口中切齿。
“我,我不甘心呐!”他狠狠地说着,“经营了十年,怎就这么,毁了?”
这位黎先生咳了几声,“肯定是,我们中出了内鬼……可,这究竟?”
他说着,又眷着一封信件。随眼看去,是寻常的模样。没个标名,轻薄一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