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 郑玄修书助刘备 陈琳草檄讨曹操 二第2/3段
陈琳才气横溢,与孔融、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齐名,被称“建安七子”。
孔融出生年份最高,陈琳次之。
陈琳目睹外戚宦官争权相残,董卓祸乱,历经窘迫避难生活,同情在繁重徭役下百姓的痛苦生活,多在作品中表达对百姓的同情之情。
其代表诗篇《饮马长城窟行》,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
陈琳这首诗篇,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被世人推崇: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陈琳名篇《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袁绍看了喜不自胜,引以为豪,对其更加信任,用为记室。
这次征讨曹操,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即令陈琳作檄。
陈琳领命,挥笔立就,为袁绍草写了讨伐曹操檄文。
《檄文》自董卓乱起至袁绍起兵讨伐,以胁天子迁许都为界,分前后两个部分,条述曹操十余年间“残忍”、“暴虐”罪行,始终伴随着对袁绍“神武”、“清明”的颂扬,情调扬历,纵横驰骋;言辞犀利,悲壮激昂;章法多用夸张,排比对偶,朗朗上口,激越动情。
袁绍看后,赞不绝口,令将《檄文》遍行州郡,张挂关津隘口,即起大兵征讨曹操。
且说郑玄给袁绍写了为刘备求救书信,等刘备与陈登走后,感觉身体不支,即起身还乡。
袁绍起兵讨伐曹操,为壮声威,收民心,展士望,闻知郑玄还乡,便叫儿子袁谭逼迫郑玄随军,欲用郑玄声名以助军威。
郑玄无奈,只好抱病随袁谭而行,走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境),病势加重,不能再走。
袁谭无奈,只好留郑玄在元城养病,自向袁绍禀告。
郑玄在元城病重和临危之时,还在注释《周易》。
一代经学大师,六月在元城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此是后话,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袁绍看了喜不自胜,引以为豪,对其更加信任,用为记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