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马钧助力战官渡 许攸献计袭乌巢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却说袁绍听使者陈震回来报说:“孙策已死,孙权继立,被曹操封为将军,作为外应,拒绝与河北结好。”

  袁绍闻听大怒,遂调集冀、青、幽、并四州兵马再次进攻许都。

  田丰在狱中闻知袁绍发兵,上书劝谏:“妄兴大兵,恐有不利。”

  袁绍大怒,欲斩田丰,众人极力劝免。袁绍忿恨不已:“待破了曹操,明正其罪。”遂催军进发,真乃是旌旗遍野,刀剑如林。

  建安五年(二零零年)七月,袁绍率十万兵马进军至阳武(今河南中牟北)扎营结寨。

  沮授屡次建议不被采纳,又被分权,本欲称病不再谏言,但唯恐袁绍有失,忍不住又谏言说:“河北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河南兵;河南粮草、军资、财力却不如河北。速战速决利于河南,持久缓战利于河北。若旷以时日,缓战相持,采取持久缓进战术,消耗敌军实力,河南兵将不战自败。”

  袁绍怒叱:“田丰慢我军心,凯旋回日必斩,尔还敢如此慢我军心,亦当同罪。”

  袁绍不但不听沮授劝阻,还令人将沮授锁禁军中,声称等破曹操后,与田丰一同斩首,然后推军逼近官渡,在东西南北四周安营,连绵九十余里,令军士在曹操营寨边,构筑楼橹,堆土如山,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在上边防守。

  且说曹操闻夏侯惇发书告急,留荀彧守许都,亲自率军于八月至官渡,与袁绍对垒。

  荀攸说:“河北虽然兵多将广,不足为虑。我军虽然在官渡军力不足四万,但都是精锐之士,足可以一当十。所虑者,粮草供应不济,若迁延日月,持久旷日,无利于战事,利在速战速决。”

  曹操依言,于九月向袁军发起大举进击。

  袁军一声号炮,土山高橹上弓弩手万箭齐发。

  曹军抵挡不住,只得退回官渡坚守。

  曹操见攻战不利,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军心慌乱,便产生了退守许都之念,遂遣人持书至许都,征求荀彧意见。

  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官渡,想与公决一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大好时机,千万不可坐失。”

  曹操看了荀彧回信,坚定了信心,决心继续坚守待机,聚众商议对策。

  众谋士武将纷纷建言献策,曹操归纳整理,择善而从。

  首先,采纳典农中郎将任俊建议,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确保军需供应。

  嘱托中牟县令任峋,发动官渡周边百姓赶制军鞋、棉衣,以供士卒之需。

  任峋立即召集各乡亭长,部署筹集粮草及其它军用物资,组织百姓支援前线。

  其次,采纳刘晔“制作发石车破敌土山高橹阵”建议,曹操令按刘晔提供的古代发石车样式,连夜制作一乘发石车试射,发现射程短,威力不大。

  刘晔又进言说:“扶风人马钧,字德衡,虽然出身贫寒,但在机械制造方面很有名气,可派人找来进行改进。”

  曹操说:“用人岂论贵贱贫富?”遂遣人至扶风(今陕西兴平)将马钧召至军中。

  马钧看了那乘发石车说:“这,这,这——咋,咋能,当,当——武器?”

  众人看马钧是个口吃,听了半天,才知道说的是,像这样的武器,如果敌人在阵前挂上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头。

  有人将马钧所言报告曹操。

  曹操亲自接见马钧,耐心听取了他对发石车的改进意见,即令人配合马钧改进制作新型发石车。

  古时发石车就像一个大天平,一头挂着一个斗,里面可以装几斤乃至几十斤重的大石球;另一头挂着很多根绳,几十乃至几百名士兵拉着绳子,一齐用力把挂绳子的这一头拉下来,挂石头的那一头飞快翘起,石头被抛出去,借以打击敌人。

  马作一乘发石车试射,发现射程短,威力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