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 181 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褚长史大晚上被周王叫过去议事听说了汉中要产嘉禾的消息,连夜收拾行装,转天就带了一队亲兵直奔汉中。

  虽然匆忙,但凡是听见了“十三穗”这个消息的人都会觉着他这场疾驰十分值得。司马长史没得着回汉中击会拍着大腿恨自己少年时只顾读书不爱玩乐,体力上稍逊于褚长史不如他经得起风霜之苦。

  不然就该是左长史服侍周王身边他这位右长史回去迎祥瑞了……

  他再怎么遗憾骑马的本事也确实还是比不过褚长史,只好连夜帮他收拾行李,将自己的期待寄托到了他身上殷殷说道:“早去早回。”

  周王也直送到驿馆门外,殷切地盼着他早去早回。镇守居庸关总兵徐崴与京中新调来坐镇的平宁侯王济看着他们急匆匆送归的模样简直要以为左长史已得了圣命要代周王回京面圣。但周王住的是他们居庸关的驿馆他们又岂能不清楚京里有没有消息传来?

  那就必然是汉中王府出了事,而且是须得王府长史亲自处置的大事。

  平宁侯正是齐王外祖魏国公的族侄,天然站在齐王一边,对这位皇长子虽不敢怠慢却也有些提防监视之心。二人暗地派人往周王随行亲卫、仆役那里打探了几回,不曾问出真情也只得匆匆写下汉中有变的消息命心腹传回京里。

  他们往京里传信的时候周王正跟着大舅子研究汉中学院研修生作的学农实践报告,透过文字感受着观察瑞稻分蘖、拔节、结穗的快乐而周王自己写的奏疏也已呈送御前,摊在了新泰帝案头上。

  天子负手而立,对面粉墙上挂着一幅硕大的九边地图,京城以北,描绘细致的长城下方用红线圈了个框子,当中写着“居庸关”三字。周王的行辕此时正停在居庸关,只消他一封书信就能叫回来。

  他的目光凝在地图上,虽然神色不异,一旁陪侍的王公公却也猜得出他的心思,低声劝道:“殿下离京已逾八个月,岂有过京师而不来觐见陛下的道理?陛下何不就宣他们入京,问一问殿下这几个月所见所行如何?”

  再者说,周王妃眼看就要临盆,总不能叫皇孙生下来也见不着父亲吧?

  他虽不敢深劝,却也揣摩着天子的心意说了几句,但新泰帝只凝神看着那份地图,仿佛没听到他的絮絮低语。

  良久,站在地图前的天子才抬了抬手:“他们如今正在巡察军务,怎可回京。即便是要回,也得等这趟差使办完。外放的亲王臣子那么多,不曾听闻哪个为了家事便放下国事的。”

  他仿佛要说服自己似的解释了几句,转回身看着周王那封字里行间透着孺慕的奏疏,缓缓闭上了眼:“叫他们有始有终,当初既是自己要巡边,就实实在在查清了再回京覆命。”

  虽是明说不许周王一行进京,但后面添的这句“回京覆命”,分明就是许他们巡视辽东镇之后便进京了。

  着内阁拟旨,再往周王府传一道旨,许王妃收拾行装,修书与周王,同圣旨一道送往居庸关。如今已然九月,到辽东镇还有千里之遥,那边地气极寒,还该叫他们早出山海关,早日回还。

  内阁拟旨还慢些,给周王妃的只由养心殿总管黄太监传口谕,更早一步到了王府。

  周王妃如今临近产期,行事不便,来接圣旨时亦是步步小心,双手交叠在身前,护着腹部。昔日圣上所赐的侧室李氏在旁随侍,行动饮食无不亲力亲为,身边跟随服侍的宫人使女也规矩森严,比在宫中时换了一番面貌。

  传旨的黄太监也曾亲历那场谣言风波,见了王府中这番气象,倒觉着这几个月王妃行事愈有章法。周王虽不在,王府中却是妻妾和睦,家事料理得井井有条,总不负圣上与贤妃娘娘的教导。

  他传口谕免了王妃的跪,晓谕她与王府中人为周王准备出关之物,送往居庸关外。但因周王身负皇差,巡查的是边关军机要务,府中女眷不得亲去送别,将东西备好,自有宫人运送。

  宣罢旨,黄太监便换了副笑脸,体贴地劝桓王妃:“桓娘娘早些着人收拾罢。奴婢听说辽东苦寒,只怕他们在京郊多拖一天,到辽东便多冷几分。殿下金尊玉贵的身子,自幼就没尝过风霜之苦,若备得少了,到辽东受罪可怎么办?”

  桓王妃谢过他的提点,沉稳地说:“府中得了王爷要巡边的消息,度着车队早晚要到京师,以王爷纯孝之心必定要进京报信,故而妾身与李氏早备下衣食木炭等物。黄公公若是等得,妾身这便安排人装车,请宫中代为转运。”

  黄太监笑道:“王妃娘娘细心,奴婢这便回宫覆命,叫人来王府接车。”

  他离去之后,桓元娘便将身子放松,缓缓倚进椅子里,对李氏叹道:“这些日子辛苦妹妹了,还要劳你带人收拾东西。”

一番面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