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 301 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从前辈学者们到桓宋理学研究院参观过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人数还在不停增加。老前辈们不光自己听课、论道、做实验更要提挈子弟、招呼亲友故人甚至理学上的对家一起到研究院开眼界。

  虽说这小院里有十几间实验室可来访的人流增长太快,实验室里几乎塞满了人严重干扰了正常实验。

  来参观的老先生们都得在廊下排着队进到实验室也只能看看就走空令人着急。

  这实验室该扩建了。

  其实若在城外买田建实验室更便宜但如今有许多三省六部的朝臣散直后到研究院看论文、做项目要出城太浪费时间。而桓宋两家如今也没有合适的空置府邸不如将两旁邻舍买下来改造的方便。

  京城地价本就贵宋时这座小院更是出了三元的风水宝地一条街上的房价都被抬到了两千两往上。紧邻着他们的两间宅第更是有价无市,就是他们亲自捧着银子上门,对方也不肯卖倒是愿意无偿赁给他们只求子弟们能在他们座下读书。

  宋时看着两家大人托付子弟时的期盼和紧张,不禁要感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便答应了两家紧邻的恳求,将这些孩子送到自己家里让霄哥儿他们三个先给补数理基础有了基础再跟他的弟子们读书。

  宋家小辈的三兄弟叫数理化折磨了几年,原先只能给两个妹妹讲讲题、出出考卷,聊作安慰。如今又来了新人,还是基础浅薄正待教导的顿时将三位小公子的教学热情激发了起来,翻出自己小时候的笔记、卷子,热情地招呼起了师侄们。

  那边厢安顿好了邻居家的孩子,这边厢院子交接过来,宋桓二人便置酒请了这两家房主,办了个受宅仪式,感激他们慷慨借出宅邸。

  之后这两套房舍就按着经济园实验室的标准布置起来。装修齐整后,原先主院的实验室都原封不动搬过去,摆在内院的望远镜也放进了东邻家的花园里,旁边陈设桌椅画架,方便观察人员随时记录星子位置。

  旧院则彻底放弃了实验室配置,改建成图书馆和报告厅。

  这座研究所不光是做实验的地方,更要承担天下学子交流学术的重任,更需要一个宽敞而安全的图书馆。

  馆里不存文科类典籍,只存放合乎标准、论证确实的新论文。眼下或许只能存放论文和研究院自己编订的文献合辑,但在可以想见的未来,这些论文便会集结为期刊,或再被人完善成书,一代代积累下去……

  攒下来的都是后代科技提升的家底了。

  两人说干就干,里先将从前这么多年积攒的晋江论文都奢侈地用铜版刻出来,封存入钢制保险柜里,藏进图书馆最高层的密室。他们自己写的和学生论文则用石版印制出来,编成一套桓宋理学新篇辑录,用八卦和数字编成索书号,分类存放入库。

  石版印书是在腊层上笔刻酸蚀,雕版快,还能反复印制。他们也不吝惜工本,一套辑录足印了数百份副本,实验中涉及颜色变化的图像一律调合彩色油墨印刷。凡是收录了文章的作者一人送一套,其余亲交故旧,福建、汉中的学者、研究生也都托人捎去一份,供他们参研。

  不过亲朋们再捎回来的书信,他们却是不能第一时间看到了。

  论文集辑录成册之际,滨海经济园的技工们也成功从晒盐的苦卤中制出了溴气。宋时激动得大半夜赶回经济园,跟桓凌一块儿山寨起了玻璃干板照相机。

  他们结婚这么多年连个合影都没有,画师画的也不靠谱,此刻合照就在眼前,谁忍得住啊!

  就算有人会置疑他为何这么精准地利用溴和镁造出照相机,他也不在乎。大不了就来个梦中受神人点化,反正这封建时代人均迷信,满京的天皇贵胄、名臣大儒,哪个不跟神仙勾勾连连,父母或自己梦里被神仙送过点儿什么东西?

  他梦里的神人才送照相机,比送儿子的低调朴实多了。

  他们两人拾起山寨的手艺,去玻璃厂取了合适的镜头,订做相机、相片架,三角架,关起门来化明胶、配硝酸银、熬乳剂,涂布玻璃板……

  显影剂则是用回收的煤焦油中提取苯制成的对苯二酚,倒是又循环利用了一回污染物。

  玻璃板相机制好后,他们两人便亲自搬着三角架下楼,将相机安放在光线最明媚的操场上。这种老式相机外形略似风琴,又像旧时鼓风的皮橐,路过的学生们都以为这是新制的鼓风机,纷纷打探他们是否又要做新试验。

  也算是新试验,就试这照相机。不过不是用它吹风,而是用它拍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