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这就是我的全盘计划第1/4段
好不容易来县城一趟,晚上约好了和唐宁的知青聚会。
因此,梁海涛、潘毅、刘娜谢绝了唐宁县委安排的晚餐。同时也邀请王强一块儿参加知青的聚会。
离开县委会议室的时候,梁海涛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了,虽然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点儿胆胀心惊:看来穿越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风光,把握不好的话,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今后可真的要多留个心眼,三思而行,一定不能再意气用事了。一旦不能自圆其说,将无法收拾残局。
”海涛,你跟潘毅先回县招待所,好好洗个澡,休息一会儿,我回家拿两套我哥的衣服给你俩换上。张岩那儿我已经通知了,他正往县招待所赶,估计一会儿跟我差不多时间到。“刘娜对梁海涛说。
”好的,王强这会儿要是没事儿的话,跟我们回招待所休息会儿,咱们聊聊。“梁海涛对王强说道。
听到梁海涛邀请自己,王强高兴的屁颠屁颠的。
从坪乡知青农场下山的一路上,梁海涛把竹器厂的事情跟潘毅说了,希望潘毅和邱明仁一块儿参与。
潘毅二话没说就表示坚决同意。
两人商量准备并且利用这次来县城的机会,跟县供销社接触一下。
在今天的会上认识了王强,事先也已经从刘娜的口中知道王强的父亲是王明山,而且从王强在会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本质不错的年轻人。
所以在散会的时候,梁海涛邀请王强一块儿参加今晚的知青聚会,他希望王强能在今后竹器厂的项目上,充分利用在唐宁县的人脉资源。
知青聚会就安排在距离县招待所不远的一家刚开张不久的餐馆。
知青在一起聚会,聊的最多的话题,当然离不开在坪乡知青农场时的那些事情。
这家餐馆是王强小学同学开的,厨师的拿手菜就是红烧系列,最有特色的是红烧猪蹄和红烧肉。
看见端上来的红烧猪蹄、红烧鲤鱼、红烧茄子、红烧豆腐大伙儿不约而同首先想到的就是坪乡知青农场难以下咽的忆苦饭。
“王强,如果你有一天真的去了坪乡知青农场,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忆苦饭,不仅到农场的第一天要吃,而且每个月要吃一次。”
所谓的忆苦饭,就是用米糠制作的团子或者窝头,每人一次至少发三个,吃一个勉强还可以,觉得新鲜,第二个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而且坪乡知青农场每一次吃忆苦饭,那场面搞得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比赛活动。
男女新老知青搭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统计每个人能吃几个,每个小组能完成多少,最后得出个人和小组冠军,得奖者每人奖励一颗水果糖,美其名曰“忆苦思甜”。
“每当遇到这个时候,老知青最担心就是跟新知青分在一组里,王强你要是去的话,大伙儿肯定像躲瘟神似的,躲你远远的。”潘毅看了王强一眼,夹了一块猪蹄说道,接着不吐骨头的就往嘴里放。
“为什么?这不是歧视新人吗?”王强不解的问道。
“因为新来的知青没有经验,但往往思想觉悟和积极性又特别高,刚来的时候喜欢表现,要米糠团子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要的多。”张岩接着说。
“记得75届知青刚来的那会儿,我们那个小组有两个新知青为了炫耀自己非常能吃“忆苦饭”,每人一下子要了六个团子。”梁海涛苦笑着摇了摇头。
”六个米糠团子,也太多了吧!能吃得消吗?不要说每人三个,在学校的时候也组织过吃忆苦饭,两个都够呛,对这种事情我才不会打肿脸,充胖子。”王强说道。
“当然吃不消了,结果那粗糙苦涩的窝头把他们噎的直反胃。”梁海涛继续说。
“拿了吃不完,放回去不就行了吗?”王强问道。
“不行,只要拿了就必须吃下去,而且不能浪费,否则要在大会上受到批判,罪名是浪费粮食,不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潘毅笑着说。
“卧槽!那怎么办?”王强问道。
“怎么办?最后只能由组里的老知青帮助吃完呗。”
“常常搞得老知青心里、嘴里、肚里苦不的时候喜欢表现,要米糠团子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要的多。”张岩接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