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念念不忘前世生育之恩第3/3段
“没关系,或者说没有太大的关系。刘娜,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能只为个人利益着想,不能只想到个人理想和愿望。我们每个人的理想是与社会理想分不开的,脱离了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是空中楼阁、只是海市蜃楼。
所以,个人理想的实现,首先要建立在社会理想实现的基础之上。
比如我们现在为坪乡公路建设和坪乡竹器厂所作的努力,以及三年之后让坪乡老百姓真正脱贫致富,让坪乡的教育和医疗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不仅是为了唐宁县新农村之路提供一个经验、借鉴或榜样,也是为我们个人的事业规划和个人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发展模式。包括今后的投资,也是一样”
“你所说的这些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似乎又太遥远了。”
“不远,我们这代人不仅会看到,也需要我们为之努力。”
“嗯!我开始对你说的感兴趣了,那你所说的投资是什么意思?”
“投资是金融和经济方面的词汇,它涉及财产的累积以求在未来得到收益。”
”我还是不明白,你能说得通俗一点儿吗?“
“好吧,我这么告诉你,投资意味着将资金放入其他地方的一种行为。从金融学角度来讲,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是未来收益累积的一种手段。”
“这,这听起来像投机倒把似的,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不会的!当然,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华夏的投资环境还没有形成。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时机成熟之前,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不断积累我们的资本。目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适合的时候再果断出手。”
“你所说的这个适合的时机大概还要多久?”
“从现在算起,我个人觉得应该还要二十年左右,那会是最好的投资机会,那个时候,也正是我们手中的邮票价格达到最高峰的时候,正好把手里的邮票全部出手,转向新一轮的投资。”
“你刚才说的将资金放在其他地方,这个其他地方指的是什么?”
“就是项目,对于投资来说,项目很重要,一旦某个项目需要外部资金的时候,而且正好又跟我们的投资方向相符,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收益,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你心里对项目有数了吗?准备投到什么地方?”
“我想,既然咱们赚来的第一桶金是取之于唐宁,最好是用之于唐宁,回馈于唐宁。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理想和愿望。”
“你是说你今后想在唐宁投资?”
“是的,也许是生态农业,也许是环境保护项目,也许是某个高科技的项目。但这种项目投资跟办一个乡镇竹器厂不同,得根据当时华夏、江宁省以及唐宁的整体发展规划。
在投资之前,我会跟你爸好好商量,听取他的意见,还得听取像张主任这样有经济头脑的人的建议,再做出决定的。”
梁海涛穿越到这个时代,希望通过邮票升值的方式赚取第一桶金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有一天找到自己前世的父母,报答他们对自己的生育之恩。
之所以一定要在1977年的高考中考上燕京大学或秦华大学,也是为了有充裕的时间在燕京城里,寻找他们。
但是他也很清楚,到了1978年,按照前世的年龄推算,他们应该正在上小学高年级。
作为年龄比他们大十几岁的自己,即使无法与他们相认,但至少可以也应该做点什么吧!
梁海涛希望能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关心他们一生的成长,就像曾经他们陪伴自己那样,给予他们快乐幸福的生活这都是后话了。
“二十年啊,海涛,到那个时候咱俩都快四十岁的人了。”
“是啊!咱俩都有孩子了,孩子也该上小学了。”
“海涛,要是咱俩有了孩子,你希望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听你的,你希望要男孩儿咱俩就生一个男孩儿,你希望要女孩儿咱俩就生一个女孩儿。”
“我希望要一个男孩儿,希望长的像你。”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想要一个女孩儿,长得像你,否则就显得对我不公平了。”
“要两个孩子?那可是违反计划生育的呀,你该不会忘记张主任两个弟弟的事儿吧。”
“放心吧!到那个时候,会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
“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记得前世的时候,听爸爸妈妈谈论过,有些家庭想多要孩子,就到国外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