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战争话题第1/2段
第二项目,是清洗车子。
车棚内,放了七辆自行车。
过去等于,给所有的弟子,每人买了一辆,其目的,就是在星期天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骑车上街,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项目,晓玲的哥哥宏远,是每次必抢,其原因就是他喜欢自行车,并且爱鼓捣一些机械的东西。
晓玲看到自己哥哥和一个新来的弟子争抢,就给哥哥加油。
新来的弟子,毕竟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争抢,没有经验,所以在尖子石头布的对决中,败下阵来。
看看宏远成了擂主,三个刚才自动放弃清扫院子的弟子,都接下来参与了抢夺。
因为这三个争抢的弟子中,有两个新人,所以,在经验上,宏远还是占居优势,最后连扳三局,赢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项目中,也各有其主。
不过在这些争抢中,除了晓玲,是大家让的以外,其他的四个新人,也都在争抢中,败下阵来。
不能不说,这和经验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特别是润德,已经是高三的学生,在这些弟子中,其年龄也是老大,可最终还是输了对决。
心中当然也有些不舒服。
不过他也想开了,他要赶快通过语言关,进入这里的大学,那样在公司打零工,赚的钱,比这里多得多。
再说这只不过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真正重要的还是学习。
晓玲平均一个星期,能够有一千个单词量进账。
这样的速度,在第三周末的时候,其指导师,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情况下,都不用翻译,可以直接交流。
因为这个时候,她的词汇量,已经达到了四千多。
到了第四周,她和指导老师,用英语交流已经没有了阻碍。
不用考试,老师都觉得她能够在下一周,顺利进入班。
考试放在周六举行,而在周五,老师为全班同学举行了一节,有关战争的话题。
战争的对与错
这是因为,晓玲这华夏的孩子,在第一次新同学的欢迎会上,就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
同时也说明,很多同学,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而老师正是通过热点问题,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和认知能力。
老师要求:在辩论中,不能够用母语,全部用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
并且头一天,老师也没有告诉大家去准备。
其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些学生平时的积累和反应能力。
实际上,也是老师看到,晓玲这个优秀的学生,来了仅仅一个月,就要离开班级,在离开之前,大家辩论一下,也是好事情。
这一次发言,是班里的比尔第一个举手。
比尔是德国人,犹太后裔。
因为希特勒在德国实行对犹太人残酷的歧视政策,让他的父母,带着他周转了几个国家之后,才来到美国。
比尔来到补习学校,这是第二个月。
之前他也没有学过英语,他比晓玲大两岁。
他站起来说道,战争是一种暴力,在战争中要有很多人倒下。
他说他们国家的领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