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前仆后继第2/2段
“你是原镇人,那你应该认识那里的杨校长。”
“怎么不认识,他的侄儿杨晓斌还是我弟弟的老师。”
“那说明,你对杨晓斌,也非常熟悉。”
“他在我们家,教我弟弟将近一年,我也天天去听他的课程。”
“没有想到这世界这么小,你我还有相识的朋友。”
“你和杨老师,过去也认识。”
“就是他去源镇不久,我和韩景田同志,假扮夫妻,去了你们源镇,向他传达了省委的指示,让他担任洛城地下党的负责人。”
“可惜,那个时候我们不相识。”
“不过,源镇是个好地方,当时我和景田还没有结婚,就去了你们的皇庙,在那里购买了铜锁和彩带,挂在了鹊桥,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在昨天。”
“景田同志,一定是一个非常爱你的绅士。”
“是的,他非常爱我,但在原则问题上,从来不会迁就我。”
“景田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一个好同志。”
“是的。”
“不知道,你以后和杨晓斌同志,有没有过接触。”
“后来,我们知道省城出现了叛徒,他被暴露,听说他逃过了一劫,不过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到了那里。”
“他现在是军区独立团的政委。”
“那小子是个人才,大学没有毕业,就当了洛城地下党的负责人,有机会真想和他见上一面。”
“我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
第二天,燕子特意到三班,就是想再陪陪彭雪。
她们一起在山地里,挖了很多野菜。
有的可以凉拌,有的撒上盐巴,做成咸菜。
特别是大头菜,做成的咸菜,同志们都非常爱吃。
他们还特意,掐了很多榆树尖。
这些东西,和面搅在一起,下到锅内,也是美味可口的食品。
因为榆树尖,吃起来,甜甜的、绵绵的,还带着一丝清香的味道。
等到她们挖菜结束,就看到很多男学员,已经从山上下来,每个人的肩上,都是一大捆柴。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像他们这样爱护百姓,和百姓住在一起,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自己动手,创造财富,打击敌人,真的是非常罕见。
所以他们把自己和百姓的关系,形容为鱼水之情。
抗大的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的精神是丰富的。
虽然他们睡的是窑洞,吃的是野菜,脚上是自己缝制的鞋袜,穿的是自己制作的军装,记录的笔记是废纸张,他们没有实验室、饭堂和图书馆。
但他们苦中作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闪亮的一笔。
抗大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熔炉。
在倭寇践踏华夏大地,一批批城市沦陷的形势下,让族人的进步青年,来到这里,看到了希望。
一批批进步青年,从华夏各地,涌向抗大,在这里经过锻造,成长为抗日的复合型人才,奔向抗日的战场。
他们就像新中国的种子,洒遍大江南北,慢慢生根发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