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捷足先登第2/4段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类金融这种模式不合理,可能也不违法,那就有可能成为法网所“疏”的东西,那就有处于灰色地带的嫌疑。既然有嫌疑,就应该公之于众,让公众评判它存在的合理性,决定它存在的寿命,把这个“漏”补上。
在一类人长久的倍另一类人被欺压剥削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良知和责任来分清这个事情的黑和白,或者说这个世界只有黑和白,违法和不违法,不应该有中间灰色地带。即使偶然有,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将它铲除掉。这种价值观是普世的,是能普遍被人接受的。
唐之信看着这个报道,感觉脊背上阵阵凉意袭来。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民事纠纷,利源商超集团违反了供货协议,供应商的母亲恰巧又生了病,偶然的结合,差点酿成悲剧。供应商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如果自己碰见这种事情,也会义无反顾地帮助供应商找回公道,让利源商超集团结清货款。但结清货款,找回公道应该就是这个事业的结束,而不应该是另一件事的开始或者导火索。
而这个执笔人却巧妙地绕开了“普通的民事纠纷”这一实质,利用民众的同情心,挥剑直至这个案件背后稍微牵强的矛盾点——类金融模式。并且视角犀利,逻辑严谨,遣词准确,行文流畅,不失为一个高手的点睛之笔。如果不是登在商城财经上,他很可能会让认为是行内人自己的爆料。
如果这个事件继续扩大,那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自此颠覆大型商超赖以生存的类金融模式也不是不可能。
唐之信本来稍微放松的神经,又再次绷紧,他立马起身和徐梦蕾驱车赶往公司总部。
于浩洋和詹丽娟得知唐之信已经恢复自由时,高兴得像个小孩子,紧紧搂住了唐之信,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但时间紧迫,短暂的“温情”之后,唐之信便带他们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唐之信和往常一样严肃,显得威不可触。于浩洋和詹丽娟也早已习惯了他的这种“威视”,坐在斜对面詹丽娟先汇报起了工作。
“唐总,最近几天有些奇怪,我统计了一下,咱们各大购物中心的日营业额下滑了将近百分之三十。”
“查到原因了吗?”
“我这几天经常在外边跑,发现惠尔斯商超超市里挤满了人。难不成我们的顾客都跑他那去了?后来我进去一看,才发现,他们的商品价格直降了百分之三十。并且每个产品都是标明原价和现价,让顾客一目了然。更奇怪的是,所有买他们商品的顾客都要先成为他们的会员,会员价格是三百。这三百块钱不抵扣消费,算是入会费。”于浩洋插了句话
唐之信没有往下接话,又问于浩洋:“隆盛那边怎么样?”
“还不如我们呢,自从这老小子进去这两天,都传闻翁百川摊上大事儿了,顾客少得可怜,门可罗雀吧。”
“娟子,你感觉今天的报道和这两天惠尔斯的突然降价有关联吗?”唐之信问道。
詹丽娟性情稳定,逻辑严谨,又擅长分析。听到唐之信的问话,她利用几秒钟捋了捋思路,条理分明地回答道:“供应商事件估计是个意外,只不过被惠尔斯很好的利用了,我认为他们设计经营策略在前,处理这个事件在后,这只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如果此举成功,将会有大批的供应商转头和他们签约。前边在营业额上卡住我们,后边再把供应商这一头拿掉,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集团资金流断裂,按我们的负债情况,极有可能被他们打乱阵脚。”
“供应商和咱们签的有合约,他们就不怕陪违约金吗?”于浩洋问道。
“你忘了程琳了吗?”詹丽娟没有直接回答于浩洋,而直接用程琳事件回答了他,意思很明确,程琳他们算得上是集团的老员工,老功臣,为了利益尚能反目成仇,何况只是有一纸合约的供应商,只要惠尔斯承诺违约损失由他们替供应商承担,再面对按批次结款的诱惑,有多少个供应商能够坐怀不乱呢?
詹丽娟的回应他无可辩驳,程琳事件让于浩洋深受触动,对此还茫然若以生存的类金融模式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