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同袍之谊第1/4段
几天前,杨朔正在紧张筹备一个精工企业——微科精工的IPO计划。前期他已经投入十亿资金,购买了它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如果此次IPO计划成功,他先前投入的十亿资金就能获得十倍以上的增值。
恰巧此时,王东阳找到了杨朔,把唐之信的情况和杨朔做了沟通。因为杨朔去年的几次并购都是由王东阳的律师事务所领衔进行法律事务的协商和敲定,属于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王东阳便把杨朔列为第一人选。
为了让杨朔能出手相助,王东阳把唐之信夸得如商战之神重生。杨朔则为了不使他们的会谈过程过于尴尬,就没有打断王东阳,一直静静地听王东阳的叙述。等王东阳滔滔不绝地“塑造”完唐之信,他才告诉王东阳,他和唐之信是商学院的同班同学,而且他还是唐之信的大师兄。
这让刚才滔滔不绝的王东阳顿时感觉有些尴尬。
杨朔又解释说,他只是想通过王东阳来了解一下他这个小师弟的近况,没有恶意。然后,又妙趣横生地和王东阳聊了一些他们之前在商学院的趣事,字里行间里满是对唐之信的欣赏,满是对往日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
王东阳越听越觉得纳闷,唐之信既然有这么能量巨大大师兄在,为何从没听他提到过?这样一个紧急的关键时刻,唐之信怎么不找你这个昔日的大师兄相助呢,难道已经被拒绝过了?
杨朔看出了王东阳的疑惑,为了让他放心,说道,就是冲着同班之谊,哥们情义,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帮唐之信,让东阳把心先放肚子里。
然后又告诉他唐之信之说以这样做的原因,这才让王东阳疑惑的心结完全打开。
原来,南国商学院和所有学生有一个口头约定,凡是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十年之期”。十年间,无论好坏都不得回学院。十年之期一到,会组织一个盛大的晚宴,老师会亲自到场,重叙师生之谊。这是所有在南国商学院毕业的学生的情结,是不容亵渎的盛大礼仪。
眼看和同学聚会的时间已到,唐之信更希望以一个学有所成的优秀学生来参加这个晚宴。虽说老师和学生没人会在意这个东西,财富和物质在这个时刻一文不值。可唐之信是一个爱面子的人,他不希望老师和同学看到他落魄的样子,更不希望老师和同学为自己担心。
十年间各奔东西,工作领域不同,交集次数屈指可数,杨朔心里很挂念这个昔日的小师弟,挂念所有曾是同班的师弟师妹。这是同在南国商学院成长后的积累的特殊情谊,平常人眼中可能认为虚伪、腐朽、不如金钱贵重的东西。在他们心里,这是真情实感,是从心底里油然升起的担心和牵挂,就像亲人一样。
完全理解了唐之信的苦心的王东阳,这时,又暗暗地自嘲道,看来自己好心却要把唐之信的苦心化为乌有了啊,哈哈!
在和王东阳短暂的会谈后的第二天,杨朔没有去分析投资价值和风险指数。而直接收拾几件简单的行囊,和老师简单汇报了唐之信的情况后,便风尘仆仆地奔向了商城市。
十年之前,纵论天下,鸿雁传信,历历在目。
十年之后的今天........
眼前这个西装革履的小师弟,依然热情大气,依然意气风发。但睿智如杨朔,他还是从精神头十足的小师弟的眼神里,察觉到他略微隐藏了的一丝丝黯淡的色彩。他敏感的意识到,这是唐之信连日以来被困难磨砺的痕迹,是对战局失望的痕迹。这让他这个大师兄好一阵心疼。
为了节省时间,师兄师弟短暂的“温情”之后,便直奔主题。
杨朔一开始便直言点痛了唐之信的伤心之处。
“我这次来商城市的消息和我的电话,只有咱们三人知道,对吧。”
唐之信和王东阳点了点头。
“可我还没登机,就接到红山资本的电话,说物流园根本不值六十个亿,让我别上当。并且还提出,如果我不参与此次收购,他们可以给我一些现金作为补偿。”
“这种行为在西国收购案是很常见的一种策略啊,几方资本投资机构共同压低企业价格,最后归一个资本机构收购。收购到公司的投资就拿出一些先进补偿那些退出的资本投资机构。看来,您老还没出山,就被老妖精盯上了。哈哈!”王东阳打趣道。
“这种策略倒不奇怪,陈师兄的意思是他的电话和这次并购的消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被红山资本知道了。这个消息是怎么泄漏的?”
王东阳此时“哑口无言”,表示疑惑。唐之信看着往昔像“小诸葛”一样的王东阳,竟然也会有这种懵逼的表情,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于是就告诉了他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唐之信在得知其他几大商超把物流园区的货物搬空、农产品供应商的冷库和仓库和冷库又被人以闪电的速度或租或买的纳入囊中之后,就怀疑这个事情里边有内奸。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是唐之信和王东阳,之后知道这件事的便是于浩洋,于浩洋又请求詹丽娟协助,詹丽娟又安排苏芷从唐之信办公室拿出了农产品供应商的名单。
这件事的知情者一共就这五个人,唐之信和王东阳可首先能排除嫌疑,他俩不可能会泄密给红山资本。现在可以肯定,泄密者一定在于浩洋、詹丽娟和苏芷三人当中。
对于他们三人,唐之信又都是了解的知根知底。从主观意愿上说,他个亿,让我别上当。并且还提出,如果我不参与此次收购,他们可以给我一些现金作为补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