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知己知彼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现在不正和何峰他们打得火热嘛,怎么会呢?”邵丽娜还是不信。这时,唐之信手机里接到一个信息:“已到,去吗?”然后,她就把手机递给了邵丽娜,说道:“喏,我的决策来源于金若男负责搜集的情报。她一会儿就到。”

  邵丽娜半信半疑接过手机,发现手机里确实是闺蜜金若男发的信息,这下算是让她彻底相信了。因为金若男是她在资本经营班时认识的,短短几天,两个人就从陌生人变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不待对方言语,便知彼此心意。换句话说,金若男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金若男。此时,金若男能来,说明唐之信的话是绝对可靠的。

  唐之信见邵丽娜的疑惑解除了,就把金若男的情况和此次来商城市商谈前所做的工作和盘托出,全部告诉了邵丽娜。

  五年前,金若男离开了红山资本,奔赴南国资本,被委任为反并购部主管,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和并购报价阶段的工作。五年的时间,金若男和唐之信、王东阳、詹丽娟、苏芷从客气到冲突,从冲突到坦诚和解,又从坦诚和解到彼此依赖。五年后的金若男已经是唐之信团队里不可替代的战友之一。

  而此时的五人团队就像是一个精密机器里的零件,彼此协作,缺一不可。唐之信带领着他们,创造了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并购事件。

  前段时间,杨朔找到自己,把南国资本行业调研部起草的《邵氏集团调研报告》给了唐之信。并委托唐之信进行更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在不惊动邵丽娜的情况下,拿出一个反并购的方案出来。

  疑惑中的唐之信就问了杨朔原因,杨朔说,敌意收购只是假设和推测,并没有证据。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贸然去告诉邵丽娜,会有挑拨是非的嫌疑。咱们的好意有可能会被误解成一个敌意收购者。等证据到手,对方要动手了,咱们再去也不迟。

  这既是资本人的善意,也是资本的无奈.........

  那时,唐之信才明白了杨朔话里的意思。仔细想想也是,好心如果被别人误解了,那才叫一个白白担心,白白忙活。自己的反并购部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善意的资本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而大前提就是不能让别人误解自己的好意。

  当然

  没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调研难度就会增大很多。但唐之信没有拒绝,而是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之后唐之信仔细这份报告后,立即召集王东阳、金若男、詹丽娟和苏芷四人,把四人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分工。王东阳负责整理反并购的规划细节和协议;詹丽娟负责反并购和接下来整合其他企业所需要的运营管理制度;金若男在苏芷的协助下,进行这次反收购利益相关方的情报搜集。

  接着,在唐之信统筹安排下,反并购准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三方各自带着自己的下属团队,在京北市和商城市两地来回奔波。情报搜集之繁琐,提取数据之难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但团队所有人都没有退缩之意,对他们来说,挑战越大,工作起来就越兴奋。

  筹备工作历时三十个日日夜夜。

  调研结束后,唐之信为庆祝此次调研的成功,特意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宴来慰劳一个月来辛苦工作的团队。没想到,唐之信祝酒词还没开始,即被大家相互的逗笑声淹没了,团队中你笑他是“熊猫眼”.........他笑你是乡下姑娘........她说他是乡下汉子........他一把抓住他的衣服,“嘲笑”他一副黝黑光滑的皮肤可以磨刀了。

  看似平常的相互逗趣,背后实则奔赴商城、京北两地的艰辛,在邵氏集团所能涉及到的所有市场上的奔波;上去走访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情况;下去最偏远的地区融入贩夫走卒。行业数据就是隐藏在这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里,在细节处见真章。

  这不是多余工作,而是有史可寻。在东国历史上,一个将领通过缴获的佩刀,就轻易地判断了对方元帅所在地。然后派了一个卫五千多人的兵力就直接断掉了敌人的老巢,俘虏了对方的首领。而这场战争的胜利靠的不是决胜千里之外的运筹帷幄,而是在缴获枪支中发现了只有首领侍卫队才会佩戴的佩刀。这不仅是对细节的了解,更是对细节的运用。

  成败就藏在这不经意的细节里。

  战争如此,反并购更是如此。

&ems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调研难度就会增大很多。但唐之信没有拒绝,而是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