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知己知彼第3/3段
就像打牌,打了三十分钟,如果你还不知道你被坑了,那被坑的一定是你自己。
这种利益角逐背后的艰苦工作,只有局中人才能了解,才能理解。
他眼含热泪地看着欢声笑语的团队,心里有说不的感动。
聚会结束后,唐之信又把此次参与调研的人员召集在一块,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在这次头脑风暴中,大家集思广益,激烈辩论,很多结论重建了,又推翻,推翻了再重建.......他们还经常为了一个细节问题,争辩得面红耳尺,面露凶光。但在这不可开交的瞬间,又感觉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对方和自己是一个团队。哈哈一笑,又调整调整自己的思路,转而又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次头脑风暴历时五天四夜,最后,在大家一致通过后,这个反并购战略规划才慢慢浮出水面。
这份战略规划形成了“两认定、三步走”基本形势判断和反并购实施步骤。两认定:1.这次事件从表面上是家族分裂,实则是一场有规划、有准备的敌意收购。2.何峰、万融二人表面上在帮邵耀南,实则把邵耀南当做了一个跳板,他们真正的目标是邵氏集团和整个办公设备领域。但此时的他们的结盟还没有成气候儿。如果此次邵丽娜能奋起反击,加上南国资本的雄厚实力,不仅能打赢这场反并购战役,还能顺势整合这个行业。
三步走:第一步,帮助邵丽娜打赢这场反并购战役。第二步,说服邵丽娜启动IPO计划,利用上市后的资本优势整合打码机行业,成为产业巨头。第三步:寻机进军整个办公室用品设备领域。
在统一了思路后,唐之信便把这份《邵氏集团反并购战略规划报告》汇报给了杨朔,杨朔看后大加赞赏,于是又上报给老师唐天鹏。
唐天鹏没有犹豫,直接批准了报告中提到了工作计划和五百亿的反并购预算。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又一个难题来了:怎么和邵丽娜提及这件事,而不被误会?
...........
这让唐之信多少有些犯难,无奈之下,他又找到了自己大师兄杨朔。没想到,一见面,杨朔便把邵丽娜向他求助的事情告诉了他。这是唐之信才明白,邵丽娜早就同意让南国资本介入,而杨朔则一直在等待着自己这份报告。
这下,他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
于是也就有了此次的商城之行。
听完唐之信的叙述,邵丽娜深深吁了一口气,站起来,深深地想唐之信鞠了一躬。唐之信连忙阻止了她,而她执意要如此,并说,她这是替在天之灵的父亲谢谢杨朔,谢谢唐之信的反并购团队。如果有可能,她愿意请南国资本入住邵氏集团,双方携手整合这个行业。如果有可能,三步结束之后,就和国际巨头一决高下,把邵氏集团推向更广阔的领域。当然慷慨激昂话语的背后是九分诚意,一分试探。
坐在他对面的唐之信自然明白她的用意。虽说突如其来的救星让自己感动,让自己拜服。可如果这个资本披着善意的外衣,行使的却是趁人之危的掠夺,自己转眼又成了南国资本的嫁衣裳。杨朔和唐之信又不能划等号。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和绿石资本、天梯资本这些绿眼老妖精又有什么区别。
...........
而经历云鼎失败后的唐之信并没有把这种试探理解为敌意,而是欣赏。欣赏她大悲大喜之间的理性,佩服她从骨子里传承了邵景洪的“帝王心术”。这是一腔热血豪情背后必备的企业领导人的特质。没有了这些,再好的资源,再好的团队都会被她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想起五年前的自己,这是差了多少啊。唐之信又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最后,唐之信拒绝了邵丽娜“邀请”自己入驻邵氏集团的请求。
他告诉她,南国的资本是善意的,如果此次反并购成功。双方可以成立一个联盟,利用南国资本行业调研能力,确定行业内可以被收购的公司。然后由南国资本出资金,邵氏集团出面收购。收购后的上市、市值管理、并购重组这些事情全部交给南国资本。这样邵氏完成了产业链的整合,而南国资本也顺利地挣到了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