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局中大佬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邵耀南是土生土长的商城人,后来又跟着父亲邵景洪在商海沉浮二十几年。他自认为对商城市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可眼前的德丰大厦却让他们感觉到一种陌生感,之前匆匆而过,从未留意。并且就在这个自己不曾留意过的地方,竟然藏着这样一个在商战中叱咤风云的资本大鳄......

  他不禁感慨起来......

  ........

  他们和黎万国见面的地方在这座大厦的第五层。待电梯门打开时,秘书金海峰早就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在简单介绍和寒暄后,金海峰确认他们就是黎万国要等待的客人,便礼貌性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热情地说道:“这边请!黎总在等你们!”说完,便急匆匆地几乎以竞走的速度带着邵耀南一行人向黎万国的办公室走去,生怕谁看见似的。

  邵耀南一行人也紧跟金海峰的脚步,快步奔向黎万国的办公室。

  .......

  “来了,快坐!”一个小个子向他们热情地打着招呼。

  金海峰连忙热情地向邵耀南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德成资本掌舵人黎万国黎总。”

  邵耀南不敢怠慢,快步向前自我介绍道:“黎总您好!我是邵耀南。”

  “邵总啊,来来,咱们坐下聊。”说完,他又把对金海峰说道:“我们谈话期间,不许任何人进来。”

  金海峰恭恭敬敬地回答了一句“好的,黎总!”后,便快速地退出了办公室。

  在短暂地几秒钟里,邵耀南快速打量了眼前的黎万国,一米六七,平头,小方脸,小眼睛,笑起来能眯成两条线,脸上有些胡子茬儿;再加上他身穿一个黑色的外套,里边套着一个白色衬衣,领口还有些褶皱......这样一个人扔到大街上,任谁都不会相信他会是威名赫赫的德成资本的实际控制人,一个资本界和产业界真正的巨头大佬。

  不经意间,黎万国也用极短时间扫视了一下邵耀南,这是他观察一个人的习惯。他比较在意一个人的面相,深信“相由心生”。虽然在佛教教理中“相由心生”这个概念所指的范围,要比“看面相识人”意思要深远得多。可他总是习惯性地用“相由心生”来作为他识人的第一步。在他看来,一个人坐在你的面前,不用说话,仅凭对方五官中的蛛丝马迹,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是善是恶,甚至还可以推演出他的性格和价值观。所有你从直观上看不到的东西实际上几乎都会隐藏在这些蛛丝马迹里。

  这种方法他屡试屡准,从未失手。

  接着他微笑着说道:“这是黎万春的办公室,我今天算是鸠占鹊巢了。哈哈!”

  “黎万春?”

  “我大哥。”

  “您大哥?”

  邵耀南心里不禁一阵惊讶,他对黎万春倒是有所耳闻。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国所有企业还都沉浸在把产品做好,做某个领域里最好的制造商时。黎万春就敏锐地觉知到,东国棉纺业原材料在全球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于是他就对棉花生产大省——西江省棉纺业原材料生产基地进了整合。然后借助国际着名的火石资本,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全资并购了西国服装业巨头——杰瑞集团,控制了杰瑞集团旗下所有品牌资产和销售网络。由此完成了一个棉纺细分产业的整合,是棉纺业威名赫赫的隐形冠军。

  这个人竟然是黎万国的大哥,而且还是在黎万国的旗下!

  “棉业巨头?”邵耀南惊讶地问道。

  黎万国笑了笑,淡淡地说道:“都是他和那帮西国佬搞的,这个奖杯是他们并购后送给他的。”

  何峰三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他办公桌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胡乱摆了十几个“猎鹰”造型的奖杯。在资本市场里摸爬滚打十数年的何峰,自然明白这些奖杯的意义。一般来说,只有完成百亿级的并购后,西国资本机构才会送对方一个奖杯作为纪念。这是对于任何一个投身于资本市场的人都是一个难得的殊荣。自己绿石资本规模虽然也达到了二三百亿的量级,在自己的行业里算得上是一个巨头级企业,每次并购的规模一般在二十亿、五十亿之间。

  但对于这个奖杯,自己只能望其项背。在他意识里,能得一次这种奖杯就算不虚此生了。可这么大分量的奖杯,他竟然得了十几个。并且从他那平淡的话语和放这些奖杯的方式来看,他好像并不在意这些东西。

  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寒鸦见凤凰,零星见明月,不值一提。
<思要深远得多。可他总是习惯性地用“相由心生”来作为他识人的第一步。在他看来,一个人坐在你的面前,不用说话,仅凭对方五官中的蛛丝马迹,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是善是恶,甚至还可以推演出他的性格和价值观。所有你从直观上看不到的东西实际上几乎都会隐藏在这些蛛丝马迹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