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话有玄机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见万融尴尬地坐在那里,金海峰打圆场道:“术业有专攻嘛。万总在并购方面造诣还是很深厚的,邵总在实业经营上也很值得我们佩服。咱们这算是强强联合,取有余补不足啊。哈哈!”

  邵耀南附和着点了点头,但心里依然看不起万融。说到底,资本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没有实业,他们就是无根之草。

  金海峰又接着问道:“你们不是已经和大批发商签过联销协议了吗?”

  “签是签过了,问题是由谁生产?...........邵氏还是峰耀?”邵耀南左右为难道。

  何峰抢先说道:“给峰耀吧?你那几个兄弟靠不住。说不定哪天又倒向邵氏控股了。”

  邵耀南没有回答他的话,但内心认同了何峰的观点。在他眼里,虽说何峰和万融和自己只是合作关系,感情上没有自己那几个兄弟深。可他俩除了和自己合作外,没有第二选择。而自己那几个兄弟,感情上不用说,血浓于水。可他们从邵丽娜阵营里背叛过来,把那边全盘规划都出卖给了自己的角度上分析,他们不值得二次信任。谁知道,自己碰见危机时,他们会不会二次倒戈?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此次不把订单给他们,他们的那三枝亲戚和员工便无所事事,亲戚的压力会再次促使他们投向邵丽娜的阵营。把他们收为麾下也就变成了有名无实的口头协议。

  想不出解决办法的邵耀南又把希望寄托在了金海峰身上,毕竟他是黎万国的秘书,就算从黎万国身上学到一成功力。我想,他也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吧。于是他问金海峰道:“金总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金海峰也不是傻子,他明白邵耀南这是把“皮球”踢给了自己,他在心里暗暗分析到:如果自己同意把订单给邵氏兄弟,那就得罪了何峰和万融;如果不同意,就间接得罪了邵氏三兄弟。假如这是在德成资本的会议上,他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那里没有人会质疑他表述意见的出发点,那是对团队成员最起码的信任。

  而在这个地方,他们四人之间显然是缺乏这种信任的。想到这里,他笑了笑,回应道:“这个得看各个厂的生产能力,看谁更适合接这批货?”

  此话一出,他们三人也不约而同地笑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酸咸不淡的回答。若论生产能力,这两个厂,无论是谁拿下这些订单都绰绰有余。这一句话不仅故意把自己不懂实际情况的“弱点”暴露给了三人,还巧妙地躲开了他们三人接下来的争斗。

  试想,谁会为难一个根本不懂生产的人?

  邵耀南无奈,只得说出了这次左右为难的缘故。

  ............

  “如果两个厂各拿一半订单呢?”何峰问道。

  “这个不行。这些订单还不到生产能力的百分之五十,如果再分开,还不够两个厂塞牙缝呢。工资怎么发?”万总及时提醒道。

  邵耀南把目光收了回来注视着茶艺桌上的水珠儿,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

  ...........

  过了一会儿,金海峰的手机响了,他低头一看,是金若男的信息:“哥,你在哪儿呢?我回来了。”

  他随即回道:“在家等我。”

  .........

  “要不先交给你那几个兄弟吧?毕竟人家是刚投过来的,不让他们开工肯定说不过去。咱们厂等下一个订单。”何峰大度地说道。

  邵耀南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这也不是不行。但我不信任他们。这次咱们对外声称的生产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有不小的差距。他们如果知道了咱们生产量这么小,估计........哎!左右都不行。”

  万融突然想到了什么,之间他拍了一下大腿,大声说道:“我怎么没想到呢?哈哈!”

  三人共同用诧异的目光望着他.........

  万融继续说道:“两个厂可以一起生产,并且是开足马力的生产。”

  “什么意思?”邵耀华不解道。

  “现在很多大批发商还在观望阶段,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员之所以不敢当下就和咱们签合同的原因就是因为邵氏集团刚刚分崩离析,不敢轻易信任咱们。所以到现在sp;他随即回道:“在家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