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千载难逢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天鹏凝视着杨朔,眼眶也湿润了........

  过了一会儿

  唐天鹏又轻声说道:“赶紧把泪擦了,黎总快到了。”

  “黎总?”

  “他可是你的榜样.........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能把产融结合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正好你也听听他的高见。”

  杨朔轻轻地“嗯!”了一声,坐直了身子,抬手擦了擦眼角涌出的泪水。唐天鹏见他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又说道:“对了!这次之信也和你一样,自立门户了。”杨朔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疑惑地问道:“之信是一个好苗子啊。您为何不把他留在南国?”

  唐天鹏笑了笑说道:“他是一个资本巨子的苗子。君子不夺人所爱,何况是断人前程呢。云鼎资本是他公司的新名字,咱们给他投了300亿,占了百分之十的股份。邵氏控股那儿一结束,他就去他的老本行了。”

  “参与红山资本和惠曼资本对抗吗?”

  唐天鹏点了点头,说道:“他是参与人之一。按常理说,如果收拾他们两家,需要费很大周折。这次次贷危机给了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借机除掉这些资本败类,也算是为这个行业清理门户了。”

  .........

  正说话间,黎万国从外边走了进来。

  “来,万国!”唐天鹏热情的打招呼道。黎万国也热情的伸出手,笑着说道:“老唐啊,下午去参加了一个会,刚结束。我这就赶过来了。”说完,就松了松领口,坐在那里,自顾自的随意拿起一个水杯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凉茶。

  “啊!茶不错......”黎万国意犹未尽地感叹道。

  “怎么把你渴成这样。”

  黎万国定了定神,神秘地说道:“你猜我刚才去参加什么会了?”

  唐天鹏笑了笑,说道:“你的会比超市里的苹果都多,有新鲜的吗?”黎万国嘿嘿一笑,又说道:“红山资本这次被套得牢牢的。估计命不久矣。”

  “他不是早就被次贷套牢了吗?”唐天鹏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也是我刚得到的消息。红山资本被次贷危机套牢后,想借助老盟友惠曼资本解决资金流的问题,惠曼资本也给予了慷慨的援助,算是让他解了燃眉之急。可谁能想到,这笔资金压根儿就没入账,被他们直接投到F州一个锡矿上去了。哈哈!”

  “那你这次去是?”

  黎万国又说道:“红山资本投资说明会,在会上,他们吹嘘F州锡矿的储量多么惊人,政府多么友好。他们预计再投入两千亿来支持这一项目。并且把F州的业务全部注入到他控股的天山矿业里。这帮小狼崽儿!”

  唐天鹏笑了笑说道:“看来,这几天天山矿业的股价又要疯狂上涨了啊。”

  黎万国叹了一口气说道:“资本市场永远在繁荣的虚华中循环往复。这次他们不仅自己完了,还拉着惠曼资本做了垫背。”

  这时,唐天鹏把目光转向了杨朔,然后问他道:“你怎么看?”

  在以往的会谈中,唐天鹏一般不会给他这样晚一辈的人说话的机会。原因在于,和老师来会谈的人中多是一些资本市场或者产业运营中大佬级的人物。这些人的学识、眼界和实力自然不是他这样一个后生晚辈可以类比和置喙的。但这和世俗的等级没有一丝关系,不存在歧视和偏见。老师这样做只是让自己能够低下头,弯下腰,多聆听,多听别人是怎么想,怎么说的。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人的认知都是存在缺陷的,所有的观点都是偏见。每一个事件的推动都融合了无数的偏见,是局限性观点交织之后的产物。每一个参与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出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却是无数次妥协所演变出的结果。

  资本市场尤其如此,产业推手、媒体、上市公司、一般投资者、股评人、分析师等等,每个人无不局限于自己的观点和利益立场为资本市场注入自己的力量。每个人的看法似乎都影响着这个市场,却又决定不了市场的走向。所以,一个人要想把整个市场看明白根本不可能,能做到勉强应对就算是不错的了。而历练自己应对资本市场的能力途径之一,便是这多听、多看、多分析,少说话。特别是和黎万国这种量级的人物在一起,更是要持谦卑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