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千载难逢第3/3段
让杨朔疑惑不解的是,此次老师一反常态,主动要自己说说对此事的看法。这不得不说是破天荒头一回。
他直了直身体,略微定神后,说道:“我猜F州那个国家应该是不友好了。他们正在想办法来补这个窟窿。”
黎万国用欣赏的目光看了看杨朔,继续说道:“不愧为老唐的高徒啊,一语中的。之前他们去考察的时候,政府非常友好,全盘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为他们提供了保护。等他们开采完后,政府突然来了一个大变脸,禁止对外贸易。结果钱刚投完,项目就被搁浅了。如果放在平时,融个几千亿补上窟窿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可此次的次贷危机波及面儿太广,西国政府都不得不出资救市。他们融资难度就更大了。所以这次对咱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没有用其他途径解决吗?”唐天鹏又问道。
“之前那股势力倒台了,新势力不承认之前的贸易协定。这项投资毕竟是私人的,鞭长莫及啊。”
“那倒也是,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火石资本你了解过吗?”黎万国又问道。
“你们不是一直在合作吗?”
黎万国点了点头,又向唐天鹏介绍了最近和火石资本接洽的细节。原来,黎万国上次来京北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和火石资本的梅菲德进行会晤。
次贷危机以来,火石资本每况愈下,梅菲德对此甚为忧虑。于是他就想到了曾经的合作伙伴黎万国。黎万国在他心中是一个真正值得信任的东国朋友。数十次的合作中,黎万国惊人的判断能力、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和宏大的产业视野每每震撼着自己的心灵。他坚定不移的认为,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产业掌舵者,也只有他才能在资本和产业两个领域里游刃有余。
黎万国接到梅菲德的邀请后,便轻装简从秘密奔赴京北市。一见面,两人就热情地交谈起来,梅菲德希望黎万国能出手接济一下火石资本,挽救火石资本于危难之中。并提出,可以以占有股份的形式投资火石资本。
黎万国太明白此次投资的价值了。在以往的合作中,火石资本为他们在国外的并购牵线搭桥,完成了许多次产业整合。特别是棉业和钢铁并购中,他们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火石资本九十年的成长历史中,他们一直是企业的保护者,他们帮助那些弱势企业抵御敌意并购者,一次次帮助他们赶走了守在门口的野蛮人,他们曾是很多企业的“守护神”。(注:“野蛮人”是敌意并购者的统称。明朝开始,中原帝国和草原各部的经济关系逐渐转变为从属关系,那时的草原各部南下侵略不再是以取带帝国的统治为目的,而是以经济掠夺为最终企图,对他们来说,中原富饶,有无尽的金银财宝。所以每次只要能侵入中原,都会对所侵略的地方洗劫一空。对中原人来说,他们就是永远不会统治自己、只会掠夺自己经济成果的野蛮人。今天,昔日的“野蛮人”早已和各民族友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而这个词汇却被用于形容那些资本市场的“敌意并购者”。——和西国人理解类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的业务逐渐趋向多元化,涵盖了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众多业务。市场领域一度拓展到东国、西欧等地区,是全球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资本机构之一。
上次同科收购中,他还在帮助鲍勃融资。没想到,一周后,藏在次贷危机中的导火索就爆发了。一向自信的梅菲德顿时慌了神,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毁灭,要么需求外援。可环顾西国同行,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无奈之下,只得往东国寻求帮助。
而对于合伙伙伴的求助,黎万国没有犹豫,或者说不用犹豫。因为他的商业情报网络极其发达。早在火石资本有危机时,他就先知先觉到,这可能是入驻他们最好的机会。而此次梅菲德的到来,正中他的“下怀”。他慷慨地给予了火石资本以资金上的援助。
这次援助资金一共分为两笔,一笔是购买火石资本债券的方式进入火石资本,利息低于同业拆解。债券期满后,火石资本股东偿还这笔资金和利息即可,如果偿还不上,有权选择是否以股份抵偿债务;另一笔是以投资的形式进入火石资本,占股百分之二十二,成为火石资本的第一大股东。
黎万国对于火石资本的价值不言而喻,投资人投出的不仅是资金,更是这个投资人背后的资源。而黎万国背后的资源对于火石资本来说是可遇不可求,庞大的产业帝国和快速发展的东国经济是他关键价值之所在。在黎万国入驻火石资本三天后,火石资本从一个将要被去掉A级评级、濒临倒闭的资本机构,瞬间成为了“东国产业机会的发现者”。重大的利好消息使它摇身一变,又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明星股。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