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组织框架第1/3段
唐之信自然明白这种魔咒的威力,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云鼎资本远离这种魔咒,让它健康发展,让它基业长青。
........
........
会议开始前,唐之信把王东阳所涉及组织结构图反复看了很多遍,思考了很多。平心而论,王东阳的组织结构设计得几乎让他挑不出毛病,从这张组织结构图里,他感觉云鼎资本的希望之光依稀就在眼前。
这不禁让他大感欣慰,一年前,他读过一本书《蓝血十杰》,写的福特汽车创始人福特先生的孙子——福特三世聘请了十位经营高手,使福特汽车起死回生。而这个十个经营高手彼此之间惺惺相惜,有很深厚的私人友谊,他们被称为“蓝血十杰”。当他看完这本书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他心里,他极度渴望将来的云鼎资本也能人才济济,也能出现像福特公司那样的“蓝血十杰”,他想把他们成为“云鼎十杰”。而此时的王东阳,又唤醒了他对“云鼎十杰”的渴望,他确信,王东阳将会成为“云鼎十杰”之一。而詹丽娟和苏芷还稍欠火候,但假以时日,他也相信她俩一定会跻身“蓝血十杰”之列。
会议伊始
唐之信说:“东阳,你把那天没说完再说下。”
这时,王东阳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云鼎资本的组织结构图,说:“我复印了三份,你们看下。”说完,他把已经复印好的文件递给了詹丽娟和苏芷。接着,他说:“我感觉我们需要讨论一个核心问题,云鼎资本总部的定位。”
唐之信:“先说说你的看法。”
“行!我认为咱们现在必须做一个选择,是多元化投资,还是多元化经营。另外,我们在管理上,干不干预他们的管理?”
苏芷不解道:“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啊,都是咱们在经营。另外,咱们做的是产业整合,不能只投钱,还得赋能。”
“说得对啊,这两块我们缺一不可。”詹丽娟也说道。
王东阳见她俩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于是又进一步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我们的专业在什么地方?现在,我们旗下有商超集团、生物科技,还有资本运营服务,并且还有一个将要准备并购的惠尔斯。这么多事儿,哪一个都需要分散我们的精力,而哪一个都必须付出全部的精力。可时间有限,我们目前只能应对。长此以往,会大大削弱我们公司的竞争力。”
“你的意思是我们必须是专业的,而现在我们的专业领域不明显。接下来,如果企业运作起来,我们几个就成了救火队长。对吗?”詹丽娟好像明白了王东阳话里的意思。
唐之信也佩服的点了点头,说:“东阳说的对,这确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工业时代是基于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才发展起来的。公司越大越需要分工明确,层次分明。东阳的意思要确定我们的核心能力圈,即我们能干什么?”
王东阳又补充道:“是的。如果说我们有一些经验的话,那就是资本运营和商超运营,而这两块儿又风马牛不相及,我们必须放弃掉一项。再生物科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领域,我们肯定不能把经营商超的方法用在经营医药上。从头学,不现实;聘请人倒是可行,那我们到底是待遇留人,还是事业留人?授权还是分权?”
说完,他喝了一口茶.......
唐之信把目光投向了詹丽娟:“娟子,你的意见呢?”詹丽娟摇了摇头,说:“我没他想得那么深入。但专业化的问题,我思考过。我认为从我们并购了红山资本旗下的商超集团开始,我们就已经多元化了。至于多元化经营,还是多元化投资,我的意见是多元化投资,把经营放手交给那些已经证明是经营明星的人。”
“苏芷呢?”唐之信又问。
苏芷一度陷入沉思,对于唐之信的问话,心里猛的一激灵,思绪被拉了回来。然后说:“我们感觉我们没得选,投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继续说!”
“坦白说,我们的经验无非是并购、市值管理和商超运营。而我们对生物科技一无所知,如果未来我们再并购其他陌生领域,我们同样还是一无所知。我们手上用充裕的资金这是事实,但这资金全部来源于融资,它背后是投资人对我们人品和能力的信任,这种信任是要利润回报的。我们肯定不能把经营商超的方法用在经营医药上。从头学,不现实;聘请人倒是可行,那我们到底是待遇留人,还是事业留人?授权还是分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