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远离大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东阳立马解释:“我们不是什么金融大鳄,就是一个民营企业而已。虽说总部在京北市,但我们最终还是决定把钱投在咱们市,这样做也算是我们对家乡建设的一份心意。”王东阳不想再和他绕圈子,又直截了当的问:“郑秘书,您找我来,是不是有什么指示?”

  郑晓仁立马谦虚了笑了笑,说:“哪有什么指示啊,我又不是领导。。。。。。不过,我听说你们这个科研项目研究不怎么成功?”

  王东阳如是说,“是啊,刚才我还在公司问原因,这个事儿有难度。”“你们可是产学结合的试点单位,这点儿要抓紧了。要不兰副市长那里,不好往上交待啊。”

  “兰副市长有什么指示?”

  “你看,你又认真了不是?咱们现在就是随便聊聊,别往其他地方想。”郑晓仁揶揄的笑了笑。

  说是不忘其他地方想,实际说的就是其他地方的事儿。这就是说话的艺术,看似不是指某件事儿,实际上主题就是它。如果你主动说出来,对方还会极力否认,然后你要让他做到“三辞三让”,最后“勉为其难”的接受你的利益输出,然后你还得欠他一个人情。但内心里,两个人都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儿。王东阳知道坐在对面的这个人,想要什么,确切来说,是他背后的人想要什么。众所周知,药的研究成本虽高,但利润也很可观。这么一大块儿肥肉,谁看着不眼馋?

  王东阳虽然明白对方的需求,但他不准备去接他的话茬。钱和权这两个东西不能离的太近,只要是违反法律所得,最终还得一一偿还。他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干净的商人,永远远离权商交易。他说:“我一般比较认真,主要是怕误解了朋友的好意。有些事情,就藏在人不经意的话语中,你要不当真吧,对方就认为你同意了。你如果当真的,那就得往下说。所以,我感觉还是认真点儿好。”

  “也是,认真点儿好。”郑晓仁口是心非的附和道,接着,他又说:“后边你们有什么打算?”

  “我们这边准备引入一些投资,主要是国内国际有名的资本机构,几方共同参与才能让未来的经营更透明。这是为企业长远发展着想。到时,还得请您来多指导指导。”这等于是直接推掉了郑晓仁的要求,谁都知道,投资的背后是资源介入,那些国内国外的资本机构在投资前都会做一个《尽职调查》,这个调查也自然包括企业的隐形投资。当然,如果被投资企业真有这方面的投入,他们是不可能投资的。毕竟一旦出了什么事儿,谁都谁都择不干净。这也算是投资的风险之一。郑晓仁自然也明白他的话外之意,于是起身说:“产学结合是咱们市一个比较重要的校企合作项目,你们得抓紧时间了。不过,你们如果真把国外的资本机构都引过来,那你们的企业可就不纯了。产学结合,可能有难度。”

  “不纯?”王东阳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形容被多方投资的企业,按照他的歪论,是不是只有自然人独资才是最纯的,清纯像刚被积雪非礼过的麦苗?他心里感觉到好笑,在这个怪词频出的时代,倒是便宜了这些爱偷换概念的文化流氓。他温和的反驳道:“他们是参股,又不是控股。再说现在我们都在招商引资,怎么多一些外资来投资,企业就不纯了?”郑晓仁又玩起了辩证法,“这事儿啊,得一分为二的看。政府招商引资是不错,但招商引资并不能和产学结合完全划等号。如果有一家根苗正红的东国企业也来与你们竞争这个‘产学结合’,你们是否还能保证不被拿掉?”

  “百分之十的干股?”百分之十,是一般向“领导”意思的基础比例,王东阳做律师时,就曾接触不少这样的企业。对此比例,也多有耳闻。他说出这个比例,不过是在试探对方的胃口。

  郑晓仁笑了笑,说:“我们是要考虑风险的,十五。”

  “十五?”

  “对!百分之十是基础的,五是风险金。”

  “也是。这样,我这边还得回去和其他股东商量一下。下午,我给您回复。您看这样行吗?”

  郑晓仁站起身,伸出手说:“等你好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