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老顽童说第2/3段
苏南春笑道:“你这规模不小了。但他们可不是图名图利,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里,这些东西一点儿都不缺,还泛滥。就像吴教授,谁都知道他是研究证券投资的,还写了一本书来论证他理论的可行性。这本书我想你们都读过,叫《资本、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唐之信惊讶:“您说的是吴克永教授?”
苏南春点了点头说:“他可是开了资本、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研究的先河。他的理论结构我想你们都是熟悉的。他现在就想找一个企业发挥余热,为社会做点儿贡献。之前有几个企业找过他,其中有一个企业还把他气着了。”
唐之信乐了:“谁能把大名鼎鼎的吴老气着啊?”
苏南春说:“这本来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事儿。那家老板也读过他的书,对他也比较佩服。一见面儿,对吴老一阵嘘寒问暖。结果一吃饭,那老板就说,我读了你的书,哎呀,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就感觉你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这一阵话说道吴老直恶心,但毕竟人家也没什么恶意,所以就将就着听。虚伪奉承的话说完后,才进入了正题。那人拿出手机,点了一个股票软件说,吴教授,你看我买了这几支股票会涨不?说实话啊,这些钱是员工工资。我得赶紧挣点儿就跑。你帮我看看。”
唐之信问:“吴老给他指点了吗?”
苏南春笑道:“没有。吴老对他说,我不研究股票。那人惊讶了,你书上写了那么多上市公司,你不研究股票,谁信啊。那人又一拍脑门儿,误解了吴老的意思,对呀,哪有免费咨询的?于是就非要吴老拿出手机,给他转钱。吴老说,我是研究资本、产业和企业关系的。和股票涨跌没多大关系。你找错人了。说完,他站起来就走。那人不客气道,原来你这书是瞎写的。连股票都不懂,你装什么大尾巴鹰啊。吴老走到门口,又回过头,走到他跟前,认真的跟他说,赶紧卖掉,挣不挣钱都得卖掉。那人惊讶,问为什么?吴老说,良心。良心?那人很惊讶。吴老见他听不懂,又说,你拿员工工资去炒股,万一赔了,你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你别看员工这一两千、三四千块钱的工资,这些钱在你这儿可能是一个小数儿,可在员工那儿就是一个大数儿。生活费得指望它,孩子上学的费用得指望它,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也得指望它。如果你发不上工资,你良心过得去吗?面对吴老义正辞严的质问,对方怔在那儿半天没吭声。吴老转身离开了。回来,和我是一阵倾诉啊,感叹人心世道。然后,我就给他推荐了你。这他的气才消了一些。不过啊,他对你这个公司比较感兴趣,你做的产业投资和他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你们见面应该用共同话题。”
唐之信激动站起来,深深的向苏南春鞠了一躬,道:“谢谢苏老。”苏南春立马站起身,扶住了他,说:“不用感谢。两厢情愿的事儿。这吴老啊,德高望重,有口皆碑,但也有缺点,性子直,说话不怎么顾忌对方的感受。不过,他没什么恶意,主要是就事论事儿。生活上,他就比较随和。你以后和他相处,工作上估计你得让着他点儿。”
唐之信连忙点头,说:“吴老能来云鼎,就是云鼎福气。我怎么会和他发生矛盾呢?”
苏南春严肃了起来:“那也不能奉承他。唐总啊,我送你一句话:真正的高手都不喜欢奉承者,他们喜欢针锋相对,双方观点的碰撞不是灾难,往往是接近真理的机会。你我是了解一些的,你的眼界、胸怀和能力是年青人里比较杰出的,你完全可以不卑不亢。”
“谁不卑不亢啊?”一个满头白发、衣着朴素整洁的老者,走进了客厅里。因为他要来,苏南春就没关门,大半辈子的朋友了,这样串门儿也习惯了。苏克永刚走近门口,就听到了苏南春和唐之信的谈话,于是就饶有兴趣的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见他们交谈接近尾声了才进来。
苏南春站起来,连忙向唐之信介绍。说:“这是吴克永,吴教授。”然后,又要介绍唐之信,吴克永直接说:“不用介绍了。刚才门口儿站得腿都酸了。我说,老椿树,你不够意思啊。”
苏南春惊讶:“我怎么不够意思了?你这外号,在他们面前就别叫了啊。”
吴克永不理他,兴师问罪:“老椿树,你不是个玩意儿啊。你在教年青人对付我?说,有没有这回事儿。”
苏南春问:“无用之人,我记得你没有门儿后偷听的习惯啊,你这在哪儿学的?”
吴克永说:“见人说我坏话,我不得仔细听听。你说你这个老椿树,就没一点儿正经的。”然后一点儿也不客气的坐在沙发上,把目光投向唐之信,打量了起来,然后问苏南春:“这家伙儿就是唐之信?”
苏南春说:“你看不上?”
吴克永又端详了一下王东阳,继续问:“这帅帅的小伙儿是王东阳?”
苏南春说:“对!”
可能是一个小数儿,可在员工那儿就是一个大数儿。生活费得指望它,孩子上学的费用得指望它,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也得指望它。如果你发不上工资,你良心过得去吗?面对吴老义正辞严的质问,对方怔在那儿半天没吭声。吴老转身离开了。回来,和我是一阵倾诉啊,感叹人心世道。然后,我就给他推荐了你。这他的气才消了一些。不过啊,他对你这个公司比较感兴趣,你做的产业投资和他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你们见面应该用共同话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