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匠人匠说第3/3段
原木笑了说:“退休后,我就买块儿地,不大,为一些人提供新鲜的瓜果蔬菜。很小众的就可以。”原木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唐之信,说:“唐总,润禾集团是我几代人的心血,我很珍惜它。所以,我希望我们接下来合作之后,你能够善待它。虽说现在品牌和专利已经被我们卖的只剩下百分之三十左右,可这剩下的恰恰是我完完整整从我父亲那里接过来的。这百分之三十不会再单独卖给任何人,它们我们家族的脊梁。今天,我把他们完完整整的交给你,希望它们在你手里能够重回昔日的辉煌。”说完,原木哭了起来。
唐之信没说话,他感觉说什么都是多余,此刻,他只想静静地体味。
接着,原木把领带撕出西装,扔到了一边儿,接着西装也扔到了另一边儿。后来干脆撸起袖子,大口大口的喝着酒。
喝多了,就给唐之信讲他们的家族史。唐之信和王东阳陪着他,一直到他喝得尽兴,说得尽兴后,才搀扶着他,把他送到了车上。
一阵风吹过,原木的车消失在了迷茫的夜色中,唐之信望着远去的原木的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刘淳劝他:“他走远了。”
唐之信说:“多看几眼吧,能这样看着一个英雄落寞的机会不多。原木不是个寻常老板,他是一个匠人。我们需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
刘淳点了点头,说:“是啊。之前很多人说匠人精神需要环境,环境好才能出匠人。现在看来,也不对。这事儿和环境没多大关系,真正的好匠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会保持这种精神。原木不简单啊。”
。。。。。。
。。。。。。
第二天,原木就带着家族主要成员来和唐之信签署了并购协议。原木把股份比例从百分之四十九,降到了百分之二十三点六。并且严令家族,永远不要谋求润禾的控股地位,永远不参与润禾集团的运营。
签约仪式结束后,唐之信送原木。
唐之信问:“你把所有股份都退了?”
原木说:“退了。”
唐之信问:“为什么?”
原木说:“我不想不劳而获,创造者应该享受的利润,我不能去分。”
唐之信说:“在人的常识和法律范围内,你都没问题的。投钱了,应该分取利润。天经地义。你这样太苛责自己了。”
原木摇了摇头说:“这不是苛责。我唯一从爷爷和父亲那里学到的东西,就是人必须是手艺人。亲力亲为,创造价值,分享价值,这是家训。我不会把钱放在一个我不创造一点儿劳动价值的地方,那是对我家族和家训的亵渎。”原木顿了顿,又说:“不过,家族的意见和我并不一致,剩余持有的股份是他们要求的。但他们尽可放心,他们只是想分点儿钱而已,对经营管理不感兴趣。”
唐之信问:“你接下来去哪儿?”
原木说:“昨天和你说过了,我看上了一块儿地,准备做个庄园,为一小部分人提供一些纯绿色的蔬菜瓜果。我这辈子啊,就守着这块儿地了。等我打理好了,欢迎你来。”说完,哼着小调儿上了车,一溜烟儿,车子消失在了拐弯处。
唐之信定定的望了一会儿,然后快步回到了办公室。
收购的本质是被并购企业的人员、合同、财务、业务、文化等相关项目的整合。此次收购虽然很成功,用时很短。从时间上分析,降低的财务成本;但从整合的角度来看,各项工作压力很大。
也因此,唐之信把云鼎资本能调动到这个项目里的人全部调了进来。整合的首要问题,是人员。
润禾集团之前施行的“终身制”薪酬制度,即一个人年轻时加入公司,只管努力的工作。公司会根据其胜任力和资历,进行有序的升迁。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至少得等到上级调走才可以,而上级的升迁要等上上级升迁或者调走才可以。如果运气好,可以做到高层级别,等于是拥有了“金饭碗”。退休后,员工还可以返聘会公司,拿着退休金和返聘职务工资进行养老。
这种薪酬制度下,员工对于企业的感情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是归属和被归属的关系。一个员工的归属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公司提供的待遇,这种“终身制”的薪酬制度很好保障了员工的收入,员工也因为把公司当成了家,当成了最后一道面向不确定未来的屏障,仅次于家庭的屏障。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