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体验艰辛第4/4段
过了一些时候,邱志诚感觉到又饿又累,因为一个土豆和一片米糕早就消化掉了,这时已经快到黄昏了,远处的各个村庄里升气了袅袅炊烟,各家各户开始烧晚饭了,而此时的邱志诚已经无意再去各村乞讨了。
在树林的边上有一片庄稼地,种着蔬菜瓜果之类的东西,其中还有西瓜。看到西瓜,邱志诚眼睛一亮,他立刻蹦了起来,朝着西瓜地跑去,但是,当他跑到西瓜地看准某个诱人的西瓜正要俯身去摘的时候,他停住了,他想起了他父亲的嘱咐。邱志诚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回到了树林里,又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邱志诚感到更饥饿,实在是难忍啊,他又站起身朝着那西瓜地走去,可是,半路上他耳边响起了老师的教诲,偷窃是可耻的,他又回到了树林坐了下来。
后来,天色开始渐渐暗下来,此时的邱志诚是又渴又饿,可以说是饥饿极了,他再一次起身,拿着木棍和篮子朝着那西瓜地走去,他走着走着,离西瓜地越来越近,在一个又大又熟的西瓜跟前停住了脚步,但是,邱志诚没有俯身去摘西瓜,而是继续往前走,走过了西瓜地,折回到那条小河边,狂喝了一顿河里的清水,然后趟过这条小河,慢慢地回家去了。最后,邱志诚还是忍住了,没有去偷西瓜吃,因为他想起他在书籍中读到过的那些历史故事以及那些教人拥有优良品德的名言警句,他也想做个好人啊。可见人之善心时时都有啊,可见在邱志诚的那年轻的心灵里已经充满了那种“仁”、“义”为本的儒家思想。
天快黑的时候,邱志诚回到了村里。此时,邱志诚的奶奶早已经在村口等他了,还给他带来了那两个烙饼,可是邱志诚依然没有接过来吃,他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家里。
在家里,邱志诚的爸爸和爷爷在等着他,看到邱志诚进了屋,他爷爷先开口说了:“志诚啊,你回来了,要到饭了吗?”
邱志诚一屁股坐在了一条小板凳上,一声不响,只是有气无力地摇摇头。
邱志诚的爷爷便接着说:“那你很饿了吧?”
邱志诚面带苦笑点点头。这时,邱志诚的奶奶过来一把抱着邱志诚哭了起来,泪珠挂满了奶奶的老脸。邱志诚的奶奶又一次拿出两个烙饼给邱志诚,这时,邱志诚转过脸看着他父亲,他父亲便点点头说:“你吃吧。”
邱志诚开始吃饼,可能是吃得太快了,他噎住了。
邱志诚父亲的眼里好像也泛起了泪花,不过其他人没有发现,因为他立刻转身去厨房里倒了一杯开水给邱志诚,拍了拍邱志诚的肩膀说:“好样的!”
其实,邱志诚的父亲看到邱志诚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知道邱志诚没有要到饭,一天没有吃什么东西了。这时,邱志诚的父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一种是他感到很欣慰,因为他看到邱志诚没有去偷、没有去骗,这孩子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另一种是他感到很难过,因为他看到邱志诚缺乏在这个“适者生存,逆者淘汰”大自然中应有的生存能力。邱志诚的父亲也对此感到很内疚,因为他的确没有好好地给儿子培养过这种生存竞争能力。在“适者生存,逆者淘汰”的大自然竞争中,生存是第一位的,但是,邱志诚的父亲心里还是觉得一个人的品德更重要。
这天晚上,邱志诚的爸爸跟邱志诚讲述了美国盲人作家、演说家海伦凯勒的故事,勉励他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她于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大概在一周岁多一点的时候,由于患病,她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当然也不会讲话了,从此她变成一个又聋又哑、双目失明的孩子。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的帮助之下,海伦凯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学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常人一起进入大学学习,并且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她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还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后来海伦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她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海伦凯勒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海伦凯勒最后通过努力奋斗从一个又聋又哑、双目失明的孩子最终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名人。
这个故事和这三天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邱志诚的心里,从此,他不再埋怨,也不再叹息,而是默默地奋斗着。许多年之后,邱志诚跟朋友讨论“命运和奋斗”这个话题的时候说过这样一番话:“对命运的哀叹或者埋怨都没有用,或许命运好坏是客观存在的,而奋斗是主观的,奋斗则靠我们自己,我们可以用不懈的奋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人生。”
在少年时代,邱志诚虽然在物质上很欠缺,但是在精神上得到了关怀,在教育上得到了一定的引导。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