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身去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钟文此刻的形像,着实有些不像个道士了,到像是个年轻的乞丐了。</p>

  头发早已是散乱的不成样子,一身青灰色的道服,衣袖也残破了一些。</p>

  “九首道长静修了好些天,难免肚中无食,我们就算了,我们还要去做早课,九首道长请慢用。”</p>

  韦忠道长抱手行礼后,带着其他的道人离去,返回道观里去做早课了。</p>

  钟文也不多言,道人自有道人的相处方式,真要像朋友一样劝阻过来吃上些山猪肉,说不定人家还不高兴呢。</p>

  三元观的道人们,不会在意钟文在观外烤山猪肉吃,毕竟,他们也是荤素皆吃的,根本也不会去在意这些。</p>

  至于在三元观外烧烤,这点他们也不在意的,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行了。</p>

  虽说钟文此种情形对三元观稍有一些不敬,但只要不在观里就行,其他的地方,别人也不会说太多的。</p>

  话说,道观附近的山头或者田地,基本都属于道观的。</p>

  在人家的土地上干点事,还是需要得到人家的同意才行。不过,钟文是挂单的道人,对于这一点,道观里的道人也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p>

  毕竟,都属于同道中人,说不定谁以后能帮衬一把。</p>

  当然,也不可避免会成为争端的一方,或者说是敌视的一方。</p>

  只是这种情况少见罢了,不像太一门与太乙门这种,有着大仇。</p>

  时过一个多时辰后,烤好的山猪肉已是全部进了钟文的肚中,这才把他那大胃王给填了个七八分饱。</p>

  几十斤的山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p>

  虽说没有什么调料,就连盐,钟文也只是撒了些自己带的一些,并不多,但也仅够使用几次的量。</p>

  好吃与否,对饥饿的钟文来说,早已不去评判了。</p>

  只要能使得他那肚中的咕咕不再乱叫,一切都只能简单处置了。</p>

  想要好吃的?在这个时代,估计还真难。</p>

  绝味的红烧肉?那你做梦去吧。</p>

  没有味精或鸡精提味,没有上好的酱油提味上色,没有这个那个的,再好的肉,也无法做出绝美的味道来。</p>

  虽说到也不是做不出来,只是条件所限,地域所限,一切都难以成愿罢了。</p>

  在钟文的眼中,好吃不如腊肉,一块熏制好的腊肉,切片后,随意搭配着一些蔬菜炒制,都可以是一道美味。</p>

  或许,是因为钟文前世是赣省庐陵人氏,心中怀念着前世的味道,更或者怀念着前世的亲人。</p>

  此生来到唐朝,钟文必然会去赣省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家乡在千年以前是个什么样,或许,还能见到自己的祖宗也说不定的。</p>

  赣的由来,其实是两条江而汇成的赣江,一条是章江,一条是贡江,东西两向,所以,汇合之后成了赣,而江西的赣也就是由此而来。当然,这只是简化的说法,因为,还有着其他特别的说法。</p>

  而在古代,江西又被称之为豫章郡,而这豫章二字,更是代表着江西。豫章二字,在汉楚时代,称之为巨大的木,其实,指的也是巨大的樟树。</p>

  因江西各地,有着非常之多,且参天巨大的樟树,这才有着豫章郡之名的由来。</p>

  太阳高升,三元观中的道人,也已结束了早课,都开始忙活起自己的事情来。</p>

  钟文挂单的时间还有一天,所以,结束了他本来没有的静修时间之后,也得加入到三元观中的事情当中。</p>

  比如此时,钟文就帮着韦忠道长,在忙活着一些杂事,维护三元观中的道君神像。</p>

  一日的忙活,又是到了晚饭时间,随后,又是晚课的时间。</p>

  钟文跟随着三元观中的道人,吃完晚饭后,就去了主殿做晚课。</p>

  挂单就是如此,主人家做什么,他就该做什么,要不然,这单就别挂了。&l门与太乙门这种,有着大仇。</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