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送命题第1/3段
发现堂上鸦雀无声。
周显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个话题终结者。
周显笑道:“说啊,有什么就说什么,诸位大可以畅所欲言。”
“毕竟,擅败才能谋胜。”
“每次战败,终归是要找出打败仗的原因,这样才能查缺补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周显的一言,让群臣们齐刷刷的松了口气。
这句话算是这个驸马爷自从监国之后,说的最和蔼可亲的话了……爱阅app完整内容
孙承宗收起脸上的尴尬,一五一十的说道:“驸马爷,老臣以为我军接连战败,是士气的问题。”
“边军的军饷一直以来爆发出很多盘剥克扣的问题,致使边军不少底层士兵心有怨气。”
“他们没有军饷,自然不会一门心思的为朝廷效力。”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朝边军如今产生了恐敌症状。老臣以为这是历史问题的遗留。”
孙承宗说的已经很委婉了。
所谓的历史问题遗留。
那不是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吗?
确实,大明朝的军队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就对北方的蒙古部落跟建奴生出了胆怯恐惧的心理。
而恰恰现在的蒙古瓦剌众部跟建奴是对大明威胁最大的敌人。
打不过,又没钱。
谁还愿意去前线拼命去啊?
“此外,老臣还以为我朝的军队,已经形如一盘散沙了。”
“无法真正的组织一场大集团军的作战。”
“所以只能凭借天险固守,从而不能出关杀敌。”
孙承宗人虽然毁誉参半。
但是他的军事战略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他指出来的这些点,确实是大明边军存在的问题。
也是大明朝体制的弊端。
尤其是最后一个。
大明的士兵,通常只听从长期带兵的将领。
因为朝廷的兵力分散。
以宣府边镇为例子。
那边实打实的战斗力量也就五万人。
可是分散在不同的关隘譬如武城跟其他几个城。
这样五万人就分成好几波了。
这就造成三五成群,在一个大的边真出现了山头小团伙。
真正到了战争用兵的时候。
总督跟总兵调兵,下面的几座城门守军也多少会懒散。
甚至还有专门跟总兵对着干,暗使小伎俩的。
一个边镇如此。
那其他八个边镇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可是要对抗建奴跟蒙古瓦剌,只派一个边镇的兵力那是明显不够用的。
要多用兵,就得从其他几个边镇调派。
那其中的花花肠子跟矛盾甚至是勾心斗角的事情就更多了。
不但难以将九边之兵合力。
就算偶然能够合力,也无人能指挥的了他们。
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地盘上都是还有专门跟总兵对着干,暗使小伎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