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玉碾瑟尘4第2/2段
王蓁噘着唇,满眼沮丧道:“我也不知道,在你面前我怎样都行,可一看见将军他,我就浑身不自在,还莫名地紧张,手脚全不听使唤,脑子也要比平日反应迟钝些。”
安重诲听得有惊又险,生怕李嗣源一气之下将王蓁赶走,特别询问她这次如何惩罚。
王蓁却摇头:“这次并没惩罚,不过临走时,将军给我讲了个故事,我想了半天,没弄懂这故事的含义,正待晚间来问师父。”
听王蓁说李嗣源给她讲了个故事,安重诲拧着眉头,一脸严肃等着王蓁的下文。
李嗣源绝非爱说故事的人,从他嘴里说出的故事,想必也不是那么好听的。
王蓁却不了解这些,一本正经地将李嗣源讲的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是说旧唐时赵州有个禅寺,里面住着位得道的高僧。一日寺院里新来了个和尚,这高僧问那新和尚:“上座曾来过此寺院否?”。
新和尚回:“不曾来过。”
高僧云:“吃茶去!”
新和尚立刻改口道:“来过!”
高僧云:“吃茶去!”
旁边站着的院主一时不解,便问:“师父,新来的叫他吃茶去是可以理解的,来过的人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呢?”
高僧突然喊了一声院主的名字,监院应声答应,高僧仍道:“吃茶去!”
讲完了故事,王蓁眨着美眸望着安重诲问:“师父,这故事到底什么意思?我听得云里雾里的,满脑子都是吃茶去只觉着口干的慌,这位高僧是不是渴的紧啊?”
安重诲被王蓁说得大笑,泪花都笑出来了才勉强收住,讲道:“这故事是佛家一则有名的禅宗公案,故事里的高僧也真有其人,乃是旧唐时著名的禅师赵州和尚,如今在柏林禅寺里禅茶一味碑记中仍有载曰: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是吃茶一偈。”
王蓁仍不解道:“赵州和尚为何偏偏说吃茶去,参禅与茶有什么关系?他为何不说吃饭去?同茶相比,饭才更重要呢,不是有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却没人说一顿不吃茶渴的慌的!”
王蓁这话虽问的粗浅,安重诲却听出她天性中潜而未露的一脉慧根,收了脸上的笑,认真道:“茶可清心醒智,同佛教的禅学清净恬淡相同,故有茶禅一味此说。饭虽可果腹,却无令人明心见性之功,所以不可同茶相并而语。”
王蓁隐约听明白些其中的意思,却只说不出来,蹙着柳叶长眉细细琢磨了一会,又问:“将军今日给我讲这个故事,是要提醒我也清心明性么?”
安重诲平淡一笑:“他是见你太小心谨慎,提醒你放松些。煮水烹茶原本清淡平和,你只要平神静心,如寻常吃饭睡觉一样去做就好,不用太过刻意。”
王蓁听至此处,突觉福至心灵,默默地低垂臻首。
原来他早瞧出了自己行为慌乱的缘故。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