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目改革(二)第2/2段
做记者辛苦,这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大家认可的。前些年社会风气还比较好,记者的那么一点小正义感还有机会得以发挥。慢慢的,权钱的威力越来越在新闻部门得以彰显,记者辛辛苦苦采访回来的片子,领导一句话就给枪毙了。至于理由嘛,莫须有!
天长日久,此类风气越来越严重,记者经常处在憋气带窝火的境地。别说是铁肩担道义了,就是替民众鼓与呼都做不到,记者存在的意义又何在?
所以,象朱亚男这样的富婆就来了一个优雅的转身,老娘不伺候你们了,开始长期休假,反正又不在乎那么一点工资。
可是,闲来聚会时,她仍然怀念着记者工作的生涯,虽然辛苦,却痛并快乐着。她喜欢替百姓说话的感觉,喜欢被人们信任和期待的滋味。有时候她不无感慨,只要让我做一个真实的记者,让我说真话,不拿工资我也干。
就冲朱亚男的这句话,小天承包的这个民生新闻栏目的主任,非她莫属。
朱亚男没有辜负老杨的期望,接手这项工作后,雷厉风行,马上就开始组阁编采人员。首先,节目主持人确定了两个年轻人,业务拔尖儿,播音主持节目一流,他们都是被台里长期便宜的使用,又不给人家一个合理的身份,甚至三险一金都不给。
由于在台里供职了好几年了,再想离开已经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最主要的是失去了出去拼搏的勇气。就在这上不上,下不下的尴尬境地里悬着的时候,朱亚
男冲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
男主播叫范炬,大伙习惯称呼他为饭局,女主播叫商惠,朱亚男直接把他们的名字改为:小商,小贩。节目开始时自我介绍说,本期节目由小商、小范贩共同主持。这样说即亲切又诙谐,容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新成立的节目命名为新闻前沿,由于机制灵活,可以充分发挥每个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年轻的记者踊跃报名的特别多,而经验老道的老记者犹豫的比较多,担心工资待遇的问题。
朱亚男建议小天,先预支到岗职工一个月的工资,每篇稿件按照质量打分,并且每次的采访都给一定数量的车补,对于社会反响较好的片子还要给予嘉奖。在这样的良好待遇下,十名台里采编人员很快全部到齐。
按照节目的时长,至少还需要五名的编采人员,小天不想马上招全,需要认
真考察,所以,小天暂时充当一线的记者,李瑞莲也不甘落后,凭借她的气质、样貌、声音,虽然赶不上受过专业训练的节目主播,但是,做一个现场出像记者,却是绰绰有余。
作为一档节目的主管,朱亚男最先抓的就是节目的选题,虽然距离节目开播还有一段时日,但是,节目的策划一定要走在前面。
面对十几个新鲜的年轻的面孔,朱亚男不无嘲笑的说道,作为一个部门,每天在一起讨论的,不是什么家长里短,而是应该社会关注的,百姓关心的,我们部门一定要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风气。我以前呆过一个部门,部主任几年中开会的内容就是传达台领导的讲话和要求,至于最关键的节目策划,从来就没有讨论过。当然,我们都是同情他的境遇,也不想难为他,毕竟,他这个马太小,拉不动我们这个大车。
然后,大家开始报采访的选题,讨论如何进行采访。首先是一个好人好事的选题,是关于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虽然他的家庭生活很困难,妻子肌瘤多年,没有条件去手术,但是,出租车司机却经常助人为乐。比如,一天深夜,一个内蒙过来,因为外伤断手的患者找不到医院,他就拉着人家跑了几处医院,但是,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必须前往哈尔滨去治疗,他就连夜赶往哈尔滨。跑了三百多公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医院,这个患者及其家属还没有带钱,出租车的费用没有收回来,他反而搭上了诊疗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