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诵经为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眀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难。汝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往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顾云飞沉吟道:“”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他似乎感受到了顾紫烟微不可见的动了动。果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顾云飞满怀信心的继续念了下去。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

  阿难答:“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佛又问:“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阿难:“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瞩同看”

  佛再问:“阿难,汝属林园因何有见你为什么看得见园林?”

  阿难再答:“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中得远瞻见。”这个大讲堂门窗大开宽敞明亮,所以我在堂中可以看到

  …………这时世尊在众人中,伸展金色手臂,轻触阿难头顶。告示阿难和众人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顾云飞念完这一段在怀里的人的发顶轻轻一吻。“这就是我借来的经书的名字。”似乎感受到了怀里的玉人的不安又说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道理。我是懂的。下次会带着谢礼前去。”

  这人竟然还想去“借”经书。佛寺的金刚若是听见必然会用佛棍再次给他长长记性。如若不是住持网开一面,他如何带的走经书。还一带就是三本。对住持所说的有缘人到了。众人不甚明了。是指的他?还是她?

  顾云飞此时不知,将来他在佛寺会如何境况。但这完全不妨碍他诵读经书给怀里的人听。他执书继续读道

  佛告诉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门窗大开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按你所说,身在讲堂,宽敞明亮y门窗大开远望园林,依然有众生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看得见堂外的人”

  阿难答道:“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在讲堂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堂外的园林山泉,根本没有这样的道理。

  佛曰:“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

  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外知?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紫烟,你说阿难被否定了,它下次又会如何说呢?”顾云飞低头问怀里的佳人,可惜佳人依旧如故,无丁点儿声音反馈给他。他似乎也不甚在意,只是低头又轻轻的吻了吻她的发顶。然后接着继续诵读经书。

  阿难稽首而拜,对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紫烟,你说这阿难是不是有些见风使陀溜须拍马之嫌?……”顾云飞如此说道。他也不等顾紫烟回应便继续往下读

  佛告诉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阿难答道:“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是阿罗汉但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之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锦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阿难答道:“如是,世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