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何去何从第1/4段
顾紫烟等待着塌椅上的琉璃醒来的时候,整理了一下琉璃之前交给她的项链。顺便把之前看过的书放了回去。
琉璃的项链里有一座书库,里面的书分门别类的放置。顾紫烟找了找关于神识修炼的书籍。发现并无具体的说明,都是神之又神的说法,端看你的理解能力如何。理解到哪里端看你的悟性。
如佰真篇所谓“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小樊笼寿万年”,即指此而看,阳神为神器混溶后的升华,虚灵无质而有体可以用,能聚则为形,散则为气。隐显自如,并分身散体,变化无方,以神通妙用而游戏人间。这分明不再是形容化神。有些夸大其词了。还未成仙,如何就分身散体,变化无方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所以对于这样的夸夸其谈的书,顾紫烟也就是一略而过,并不深究。
又有书曰:十月功则,元神出窍,无中取,动中求,静里变,谓之阳神。阴神则一以虚静湛寂为主,脚跟廓然,无有少法可得,对尽垢除,本觉圆明,遍河沙无不周匝故阳神容有不到之处,阴神则无所不通。
这是认为纯阴纯静的阴神较阳神更为圆满,究竞。
又有说,阴神和阳神经过锻炼,脱体而出,称为出神也就是化神。亦是九年叩关。三年乳哺,说的是天花乱坠。什么雪花飞舞,囟门自开,前后一路皆动。神只可由天门除。
青华秘文说,若神中阴滓末尽,神可从眼,耳,鼻,口中出,将出之际,若从目中出则目光烨然,从鼻中出则鼻气或息,从其中出耳闻清音,唯独从口中出,有害无益,只有阴尽阳纯,姑能打破天门而出。
顾紫烟看到这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这算是百家争鸣吗?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她只想走一条正路。可哪一条才是正路呢?
也许适合自己的才是正路。其余的学说权作参考。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至于出神的练习万达,据大丹直指等学说当中是这样描绘的。是存想顶上有仙境,仙鹤,火龙,楼阁等,存相分明,然后用意往上冲。据称有修士存想顶上有三级红楼,想一层层上楼,登顶后纵身跃下,即忽然阳神脱窍,跳出顶门,阳神初成,喻如婴儿,柔弱纤细,不可边行,耐如婴儿学步,一步步锻炼。锻炼至出入自在,然后再练习出神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乃至分身至百千万亿。
据称阳神初出时,为白色小人,形貌肖似己身。
顾紫烟对这本学说倒是有些认可,与自己所经历的相差无几。当初自己在冰湖时,存想的是一座雪山,千辛万苦登顶后,纵身跃下。即阳神脱壳而出。初出之时,确实是如婴儿般弱小。这指的是元婴期。但这书所描绘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乃至分身至百千万亿,怕是分神之后的各个不同的阶段笼统的在一起说了。分的并不细致。
而这本翠虚吟中所说的阳神出后,往往有幻象魔境,须十分慎重,时刻保持正念说的也是元婴初凝时遇到的心魔。
而这本黄庭要道说,阳神乃灵性与祖气合成,虽较一切后天之物为精粹,但终有气性,仅限于祖气界内,不能超入虚无之境。需要进一步做还虚的功夫,方能与道合一。
祖气便是身为容器,离开身体这个容器不能太远。更不可能进入虚空。还需要打磨,也就是化神之后找到自己的道,让神与道合,便是合体时期,合体圆满进入洞虚阶段。
顾紫烟看着塌椅上酣睡的琉璃宝宝,笑了笑。摸了摸他圆鼓鼓的脸蛋儿,继续看下一本书
修行混俗且和光
园即圆兮方即方
显晦逆从人莫测
教人争得见行藏
物分五行,神分五种,丹生其中,仙佛无宗。阴神,阳神,元神,玉神,圣神,
看到这里,顾紫烟抿了抿嘴角。阴神,阳神,她已经具备。元神她听说过,至今未晓得是什么东西。更别提玉神和圣神。想来应该指的是升仙之后的称呼。
这位永乐乡莲持剑修士写的书的前几句很是对顾紫烟的胃口。于是顾紫烟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他的观点很是新颖别致。倒是很像是现代人写的修炼功法摘要
阴神,他认为阴神代表的是母系遗传中的部分信息。而顾紫烟则认为器不能太远。更不可能进入虚空。还需要打磨,也就是化神之后找到自己的道,让神与道合,便是合体时期,合体圆满进入洞虚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