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何去何从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顾紫烟自己自身就有体会,她如今以阴神吸纳月华的能量远远高于吸纳灵气。

  原因是阴神居内,外出时则处于阳位,由于属性相反,阳性的真气就被其大量吸附带回到体内来。也就是异性相吸,这里的异性无关男女,指的是阴阳。月华如练也是反射太阳的光。顾紫烟能够吸收月华,也是因为功法的特殊性。倒是跟阴阳无关。

  不过她还是觉得这位持剑修士的书,很值得一看。

  这位持剑修士也认为这些过程的完成不是靠人的主观意识来调动,而是靠一种法使人进入一种状态后达到吸纳能量补充真元的目的。

  这也跟顾紫烟做的事情,不谋而合。她确实是通过来自上界的功法来吸纳月华。不仅仅是阴神可以,她即便是阴神不出,也照样做的到。不过阴神出,是为了达到磨炼阴神的目的。

  顾紫烟如今的阴神跟常人已无太大区别。不再是影子的状态或者水人的透明状态。一如常人,但似乎依旧是畏惧阳光。

  持剑修士提到元神还在体内时,阴神是服从潜意识调遣。当元神练出身体之后,阴神将服从体外的元神指挥。

  可是顾紫烟连元神是什么还没有搞懂。不得不说是个笑话。一个化神后期的修士连元神究竟为何还不是很清楚。但顾紫烟认为元神不是阳神。这是可以肯定的事。顾紫烟都是凭着本能来做事。她不停歇的锻炼自己的阴神和阳神。阴阳先后乘,完全符合这个道意。

  阴在先,出在阳的时空,先属阳时,自然得到道的相助,反之则道会动之。

  这位修士提到了阴神出窍的两种方法,就是悔过和迁善法。

  悔过顾名思义,便是圣人所说的吾常三省吾身,佛家僧人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便是这一阶段的做法。天主教徒每日睡前的祷告。悔过使人的精神所累所敷得到解脱而至虚空。

  而迁善则是继续提高精神的能量,使其能常居道乡。也便是行善积德,是道的厚度的积累。一个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人也便找到了自己的道。

  常明己心,也即是自知之明。人必先知己然后知其他。明己者,自知心在何处想,行在何处做。古人云:未至真空,阴神也难出。当你心中无挂碍是,就是真空。当心中被一堆往事所负累时,则得不到解脱。唯有真心悔过。

  对这一学说,顾紫烟很是赞同。她看的很是认真。一字一句的慢慢思索。

  所以她终于看到了,她想知道的元神的由来了。

  阴阳的云层碰到一起产生雷电,生物的阴阳相合能产生新的生命来,人的意识的阴阳相交能给人带来性,命的新生。

  看到这里顾紫烟顿了一下。微微低垂眼帘。蹙了蹙眉头,继续看下去。

  魄为阴神,魂魄得以相交而生元神,则去仙不远矣。

  持剑修士秉持迁善的五转玄功,定境,观心,止念,反省,观想。顾紫烟默默的记在心里。

  以及这位修士对善念的定义:

  无处不以道莅天下,

  无时不以上德对人间,

  修行中以无为去生活,

  做人至处下而无争。

  人易随景而易其心。不易由反思而德其心。

  顾紫烟看到这里自惭形秽。不如其太多。

  持剑修士认为这不仅仅是灵性的问题,也是人的本性的问题。他认为牡丹好孤芳自赏,公鸡好自鸣得意,狐狸好自作聪明,人心外向,好完美至极。如果把万物作镜子实质就是常备道心。道藏于至朴至简的万物万象之中,而人却很少有留心与自己联系起来,做到这一点,随时的善念就在其中了。

  可惜的是,持剑修士也许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有些事,说着很简单,真正坚持做下来也是很难的。考验的就是一个修士的对道的领悟和坚持以及恒心。

主教徒每日睡前的祷告。悔过使人的精神所累所敷得到解脱而至虚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