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远洋感触 宋手工业第2/2段
配套的就是其航行,舟师在航行中,夜观星,昼观日,遇阴晦天,则看指南针。特别是我朝的“神舟”系列大海船,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1100吨。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分四舱。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我朝造船工人的首创。
纸的种类很多,竹、藤、楮、麻等都是造纸的原料。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歙州的凝霜、澄心,宣州的栗纸,浙江的藤纸,温州的蠲纸等,都是有名的品种。歙州出产一种长纸,制作甚精,一幅长五十尺,竟均能做到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广泛被用来刻印书籍。国子监刻印的书,后世称为监本。民营书坊刻印的书被称为坊本。都城开封和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眉山都是印刷业的中心。
麻织业集中在东南地区。淮南、江南、荆湖、福建、广南等路,都产麻织布。其中黄、宜、袁、吉等州的纻布,虔州的白绫,都是当时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他们领取钱米作为雇值,雇值多少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或“鳞差”,这种当行工匠在北宋只作为辅助之用,他们和唐朝的番匠已有不同,不是无偿服役,而是付给一定的“雇值”。
古人根据每年气候节序的变化及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的需要,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民俗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举国上下,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或游戏娱乐、或祈求祝福、或祭祀祖先、或供奉神灵,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诸如元旦、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在以上众多的节日中,“都城以冬至、元旦(春节)、寒食为三大节’,我朝规定各放七天假,其中休务五天。另外,圣节、上元、中元各三天,休息一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重阳、立春、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腊日,各放假三天。诸大祀,皆假一日。节日过得格外隆重。
娱乐业极为普遍,十分发达。其一是瓦市:娱乐场所称为瓦舍,也就是大型文艺演出的场所,多位于人流量大,繁华热闹的地方,利于宣传和盈利。瓦舍又分为许多勾栏(用栏杆围成圈,以幕布围起来),一个大型瓦舍里多达五十余座勾栏,可容纳数千人之众。每个勾栏里演绎的节目也不同,诸如有说唱(话本)、曲艺、杂技(踏索、吞铁剑)、傀儡戏、口技、相扑、耍猴等等。娱乐业遍地开花,从官方到地方,从民间到军营,无处不在。时殿前都指挥使(首都戍卫部队司令)杨和王,他在军营里面弄了个瓦舍,招揽一大批民间艺人和歌舞演员,没事就搞文艺演出,慰问军队。
再是歌曲,娱乐业中,大众娱乐极为发达,突出表现在词上。诗才是纯文学。词属于市井俚曲,靡靡之音,乃低俗艺术,柳三变的“奉旨填词”,但凡有井水的地方必有柳永歌词。词亦有职业演唱者,就是歌妓,她们就是流行音乐人。
还有小唱,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这种演唱一般是歌者一人执拍板清唱,有的也用若干简单乐器如筚篥、琵琶、箫、笙、方响等伴奏。歌者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主,以女性演唱为本色。“小唱”是我朝最普遍的演唱形式,从市井勾栏瓦合的商业表演到皇家宫廷宴会、官府宴会、士大夫雅集宴会,以至于士人家宴,无不采用。“小唱”这种唱词形式大受听众欢迎,在勾栏伎艺表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商业性质也非常鲜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