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驾行仪仗 拜祭太庙第1/2段
大庆殿登基大典礼成,我便先送老爷子到门口,宋徽宗老爷子带着高俅等人返回大内,开始准备下午的南巡之事,我便返回大庆殿按程序前往太庙祭祀,半晌过后,大庆殿前由兼任的大宗伯(周代官名,春官之长,掌国祭祀、典礼等事)礼官手执牙牌,奏报京师内城和御街全部戒严,外边准备一切妥当。我便朝身边的小内侍点头示意,小内侍随即高声喊叫道:起驾太庙。随即又是雅乐、鼓声震天,彩旗飘扬......
只见队伍的最前方为数千京师禁军铁骑分列二行开路,接下来便是六头装饰喜庆的大象跟随,各用文彩斑烂的织锦披在它们的身上,金莲花座安放在它们的背上,金辔头缠络在它们的脑门上,身着锦衣的驯象人跨坐在它们的脖颈上。后面则是开封令、开封牧、大司乐、少傅、御史大大夫、兵部尚书六引先导引路,
随后则是队伍的前队,主要包括金吾引驾仗司,他们执纛托槊而行,后面便是高旗大扇,还有朱旗队、龙旗队,往后便是指南车、记里鼓车等,接下来是大晟府的众人在前方鼓吹,持钑有序前进。接下来,依次为高大的旗帜、硕大的蒲扇、彩绘的戈、长长的矛。身披五色铠甲、骑在马上的武士,有头戴小帽、裹着锦绣抹额的,有戴着黑漆圆顶幞头的,有戴着用皮制成形状如同头盔的,有戴着漆皮制成状如戽斗而加笼巾的,有穿着红、黄底色上织出鲜明花纹的锦绣服装的,有穿纯青、纯黑色衣履以至鞋子、裤子全都是纯青、纯黑色的,有裹着交脚幞头的,有用锦做成绳索、像蛇一样缠绕在身上的,有几十个人唱着曲子、举着大旗走过的,有手执大斧的,有腰挎宝剑的,有手执锐牌的,有持着镫棒的,有手持长杆上面悬挂豹尾的,有手持短杵的。那矛、戈之上都缀着五色结,带着铜铃铛,那大旗、障扇上都画着龙、虎、云彩成山河等图案。又有一面旗高五丈,称为“次黄龙”。
然后依次是大宋皇帝的六军仪仗,主要包括引领皇帝车格的全吾细仗、引驾旗、八宝、引驾官、五方色龙旗等,之后才是我的皇帝玉骆,玉骆由一百二十八人共同驾驶,周边还有扶驾八人,骨朵直一百三十四人,行门三十五人,分左右,陪乘将军二员,玉辂后面是奉宸队。
后面依次是头戴交脚幞头,腰中挂剑,足蹬靴子,这些队伍属于御龙四直的人,分别是御龙直一百四十二人,御龙骨朵子直二百二十人,御龙弓箭直百三十三人,御龙弩直一百三十三人,非常的好看和壮丽。接下来便是各官署中的当差之人,全都身穿锦袄。有殿前司诸班和诸直、皇城司的公事官,都戴着帽子、结带、身穿红锦或红罗上绣着紫色团花戏狮子,后襟短的打甲背子。执御从物的御龙直军士,都戴珍珠结络短顶头巾,身穿紫色上有杂色小花的绣衫,系着金束带和看带,穿丝鞋。京师禁军天武军官员,都戴朱红漆金装笠子,穿红色上有团花的背子。三衙和带御器械官员,都戴小帽,穿背子或紫绣战袍,跨在马上作为前导。成千上万的车马,从宣德门出来,浩浩荡荡前往太庙。
玉骆由四马驾驭,后面紧随画有日月、蛟龙的旗子。玉辂上设有御座,我便端坐在御座上,身边有两位亲信侍从服待,另有一位侍从官站在一旁,称为“执绥”,以备我不时询问车驾到达哪里了。护卫玉辂的卫士,头上都裹着黑漆团顶无脚幞头,身穿色彩鲜艳的黄色宽衫、青色窄衬衫、青色裤子,束着锦绳。玉格后面随行四人,托举着行马。玉格前面,有两个身穿朝服的人,手执笏板,面对玉辂,倒退而行。
看着这庞大而隆重喜庆的行进队伍,我心中不由感触万分,一来是为封建帝王的奢侈程度而折服,二来也是为这复杂而又隆重的礼节而感到由衷的佩服,这上千年的礼制形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才有了今天的约定成俗礼节。看着御街二边围观的数十万京师居民,他们个个手里挥舞着小彩旗,见我的玉骆车驶过,不时发出叫声,有些更是直接叩拜,还有些手持鲜花在不断的吆喝,有些更是跟行进的队伍人员送各种小吃,当然这一切御街二边护卫的禁军士卒并没有阻止,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只要不是太过分,大漆金装笠子,穿红色上有团花的背子。三衙和带御器械官员,都戴小帽,穿背子或紫绣战袍,跨在马上作为前导。成千上万的车马,从宣德门出来,浩浩荡荡前往太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