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海波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总之,如果这个“我”字是别人讲的的,那林晚星肯定认为那人是自负鬼。

  但王法不同。

  王法的回答,向来是单纯就事论事的总结。

  林晚星看着餐桌对面的人,轻声复述了遍他的回答:“你。”

  一路走来,她比谁都清楚王法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王法,他们大概还是那支被安宁实验踢得落花流水的队伍。

  只是现在,由王法本人亲自讲清楚这些问题,还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林晚星想了下,问:“‘你’是关键变量,你这么笃定我们下次就赢不了?是因为……‘你’出问题了吗?”

  王法没有任何被冒犯的不悦。他轻轻端起自己的玻璃杯,和她的杯子碰了碰。

  杯壁撞击,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王法:“足球虽然是运气游戏,但实力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高中校队和职业梯队之间,有明确的实力差距。”

  林晚星望着木桌上的两杯气泡水。

  王法那杯因为他刚才喝的一大口,几乎已经见底,只剩下杯底层叠的薄荷和柠檬片。

  而她那一杯还很满,碳酸水冒着气泡,绿色薄荷叶在杯中摇晃。

  林晚星抬头问他:“那‘你’呢?”

  王法握住桌上的易拉罐,往自己杯中再度倒满:“我,或者说我提供的训练和战术。充其量就是这些东西,或许能一时把杯子倒满,但多喝两口,也就喝光了。”

  王法的袖口挽起一半,露出半截白皙有力的手臂。

  林晚星蓦地抬头:“但我们之前赢了啊?你的战术很有效。”

  “之前的战术,是建立在对方轻敌的前提下的。因为我们很菜,对手容易松懈,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反击时机。但现在,申城海波的球员教练,他们看着我们的战绩表,还会同样轻敌吗?”

  王法说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之前对手会轻敌,可现在实际情况变了。他们已经在小组赛取得一胜,不会再有人轻视他们。

  因为变成了有一战之力的队伍,而失去了一战之力。

  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林晚星说不出话来。

  王法拿回自己的水杯,手指摩挲着冰凉的杯壁。

  林晚星:“可我总觉得,学生们一直在认真刻苦地训练,你也能弥补我们和职业队之间很多差距,我们总还有一战之力的吧?如果真的实力决定一切,比赛前已有定论,那所有热血竞技故事都不成立了。”

  “你觉得什么是热血竞技故事?”王法抬眼,反问她,“以弱胜强,追求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林晚星用力点了点头:“差不多是这样。”

  “可我反而觉得,数十年如一日艰苦训练,用细腻高超的技术,专注缜密、一丝不苟地完成比赛,这才是热血。”

  王法坐在天台最朴素的木桌前,灯光昏黄,勾勒出他的轮廓。

  林晚星望着他。

  有时她会觉得,是因为王法自身经历,让他不再有憧憬和梦想。

  可有时又觉得,王法仍能留在他们身边,本身就怀揣着最大的执着与热血。

  林晚星久久说不出话来。

  最后,她干脆地一口气把气泡水喝完,趴在桌上,直接摆烂:“那,要怎么办嘛,真等输?!”

  “这有什么关系?”王法很意外,“林老师不是一直觉得,胜负结果没那么重要?”

  “你是不是在嘲讽我?不要学祁亮啊!”林晚星用湿乎乎的手指在桌上划来划去,认真强调,“我从来没有觉得胜负不重要,而是足球运动本身比赛场结果更重要。”

  “那很好,你接下来可以观察一场不同的比赛,然后看看这样的足球本身。”王法说。

  ——

  10月底,宏景八中主场迎战申城海波。

  天气已然转凉,但午间球场被炽热阳光烘晒后,还是水雾蒸腾。

  申城海波与宏景八中的球员在场上列队。

  两队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身高相仿。大概是连胜让人自信满满,宏景八中的学生们显得精气神十足,反而申城海波的队员们,则淡定许多。

  不过正如王法所说,常年的艰苦训练,是最能反应实力的部分。

  林晚星坐在休息区,观察对方球员。

  如果用某些夸张里的形容,申城海波的小球员们,就是像草原上身形优美的小野兽。

  他们从小就长在这片土地上,肌肉线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奔跑起来从容自若。仿佛下一刻,他们就会突然跃起,扑倒猎物。

  事实上,正如王法所说。

  申城海波的小球员们的心理准备,远比禹州银象要更充分。

  和禹州银象不同,从比赛一开始,申城海波球员们的进攻就完全不显急躁。

  他们不断从中场发起进攻,然后分到边路,他们不会强行突破到底线附近,碰到阻碍后,就迅速将球再次传回中场,重新倒脚发起进攻。

  就连林晚星都能看出来,申城海波的小球员们踢得很耐心。

  他们保持控球权,不断倒脚,没有好机会绝不轻易传中,好像很忌惮宏景八中的逼抢。

  足球比赛或者说大部分竞技比赛就是如此,当一方示弱,另一方就会自然而然强硬。

  宏景八中的球员们经历连胜,自信满满。

  像是受不了这种老爷车似的比赛节奏,以林鹿为首的宏景八中球员们,开始了前场积极逼抢。

  可申城海波的球员们还是很谨慎。

  在进攻的同时,他们并没有过分前压,而是在后场一直保持了足够的防守人员,这让宏景八中往往好不容易断下一球,却很难将反击有效地打出来。

  17分钟,林鹿获得拿球机会,却发现付新书身边有对方两名球员紧跟。

  于是他只能长传给己方两名前锋,可这样的长传,需要极高的控球能力,很容易被破坏。

  秦敖也是同感,他偶尔拿球,举目四望,发现处处都是问题。

  不管是付新书还是陈江河,甚至是边路前插的林鹿,他和他所有人之间的传球线路上,总卡着申城海波的球员。

  显然,申城海波认真研究过他们的比赛路线。

  申城海波的教练准确发现了八中反击中的关键人物。

  秦敖虽不是反击的发起者,却是攻防转换之间的重要枢纽。不管是林鹿或者付新书发起反击,都会把球传给他。

  而秦敖下来的传球,则交给陈江河或者是分给边路,甚至是和前插的陈江河配合。

  通过秦敖的快速跑动和分球,这四个人的反击才能够成为一体。

  这就是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战术一”。

  可现在,每当林鹿或者付新书打算将球交给秦敖,他的身边都会出现一名对方的球员。

  只要稍微这么延缓一下,原本在进攻中的申城海波其他  像是受不了这种老爷车似的比赛节奏,以林鹿为首的宏景八中球员们,开始了前场积极逼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