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君前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皇帝点点头,问:“是三郎和你说的?”

  程丹若一怔,疑惑道:“谢将军不曾说过。”

  皇帝故意道:“你不是不懂兵法吗?”

  程丹若心微动。

  她忽而发现,皇帝是随和类的帝王,不是说他真的随和,而是他喜欢更有人情味的氛围。放在现,就是一个不喜欢会议室里开会,而是喜欢打打高尔夫、钓钓鱼谈事的领导。

  这可比公事公办类的领导更难对付。

  可以理解,皇帝高高在上,什么都有了,就想要虚假的人情味。

  程丹若适时调整对策,露一丝紧张和赧然:“臣真的不懂,只是听过一些话本戏曲,常有放火投毒偷烧粮草的桥段……”

  皇帝忍俊不禁,却没故意吓她。底下巧言令色的官员何其之多,对实人还是宽容些好。

  他摆摆手,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臣思来想去,或许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我来动手。”程丹若道,“白月自持略懂武艺,而我缚鸡之力,平日对我并防备。为万全计,我有意吹冷风,着凉生病,进一步降低她的警戒之心。”

  皇帝静静听着。

  旁边的石太监见状,悄悄对帘子头的小太监挥挥手。

  小太监哈腰点头,小跑着去偏厅,和候的官员们说道:“诸位人,陛下正忙着呢,您几位吧。”

  官员们长吁短叹,只好继续。

  殿内,热腾腾的火力自金砖下冒,室内温暖如春。

  程丹若有些渴,却不敢表现,谨慎地往下说。

  “白月挟持我上箭楼,我假作密语,让她支开随,趁她不备,刺了她,并将她推下楼。”

  最高光最显赫的功劳,她却说得非常简单,“随,叛军乱,谢将军命人攻寨强杀,生教核心的罗汉军,至此全军覆没。”

  皇帝点点头,若有所思。

  虽然奏本里也写了事情经过,可寥寥数百字,有修饰有套话,还是亲身经历者的复述,更能体现细节。

  而程丹若的讲述,也侧面印证了她功劳的可信度。

  此前,皇帝虽不至于怀疑功劳作假,却也以为是误打误撞的结果,现在听她重复事情始末,方知实至名归。

  “三郎说,你来‘破其妖术’,可有此事?”

  程丹若咽口唾沫润喉,才沙哑道:“回禀陛下,臣听过白月传教,她自称十世轮回,世世历劫,倘若只身死,恐怕信众并不干休,还要去寻找她的转世。正好她房,搜了一些机关巧具,臣便当着她们的面演示了一番,戳破她‘法力边’的谎言。”

  皇帝关切地问:“反响如何?”

  “痛哭流涕,心如槁木。”程丹若谨慎地说,“死信生教者不多,多数人是为其‘真空家乡’的愿景所迷惑,期待与死去的亲人重逢,续天伦而已。”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

  愚夫愚妇,可恨可怜。

  “那白月所生之子,在何处?”他问。

  “在寨,具体是谁人照顾,臣也不知道。”她说,“白月行事十分小心,将其子与众孤儿一道抚养,难以辨认。”

  皇帝点点头,这个说法与谢玄英所言一致。

  他的疑虑,已经解开半,还有一件他关心的事:“太妃之死,你可有话说?”

  奏本里只说太妃病重,忽然过世,乍看似是病死,细品却有蹊跷。皇帝心知有问题,这才必须招她一问。

  程丹若立即跪倒:“臣死罪。太妃虽沉疴难愈,却未到死期。”

  她不说结论,直接陈述:“那日,臣回到鲁王府,求见太妃娘娘,欲转达陛下圣谕,护送娘娘上京诊治。太妃娘娘听闻,感叹‘陛下仁和,屡屡降恩,铭感五内’,随便不言语,反而喝下了长史送来的药,接着便毒发身亡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臣虽欲救之,然则毒为砒-霜,力回天……”

  皇帝问:“当真。”

  “臣不敢欺瞒陛下,当时太妃身边伺候的人均在,除却一嬷嬷撞柱病重,长史自尽,伺候的宫女均随郡主上京,可证实臣所言非虚侧面印证了她功劳的可信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