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 说婚约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柳氏原本的话咽回去。

  她主持中馈,太清楚银钱的重要性。按照律令,今后家,爵位归嫡长,剩下的家业诸子平,但大多数财产都是与爵位挂钩的,说到底,还是大头归老二,其他的才由儿子们。

  婚事是最光明正大给补贴的机会。

  两千两不多,也不少。老二成亲时,原定的聘礼也就是五千两,后来刘家的嫁妆单子送过来,近万两陪嫁,才不得不再添两。

  给出去的银子再回来,就是三房的东西,给不出去,那就是空头允诺。

  而且,婚事许都许,不管什么由反悔,终究于声有碍。

  “这……”柳氏快速衡量利弊,终于松口风,“先合一合八字再说吧。”

  谢玄英深知欲速则不达,没有再为程丹若说话,反而愧疚道:“儿子不孝,令母亲为难。”

  柳氏可奈何,唯有一声长叹。

  *

  翌日,宫中真来人,说皇帝让谢玄英进宫吃粽子去。

  家常至,圣心在不必多言。

  谢玄英立刻进宫,在西苑的龙舟见到皇帝。

  他船,陪同游湖,顺道喝雄黄酒,吃粽子和加蒜过水面。

  皇帝问他:“这几日忙什么呢?不是叫进宫来陪朕说话么。”

  “忙说亲事呢。”谢玄英回答。

  皇帝马来兴趣:“都相看谁?”

  “父亲属意张督宪家。”他说。

  皇帝:“张文华是个有本事的,他家小娘子如何?可貌美温柔?”

  谢玄英道:“不曾见,他家正在守孝,不打搅。再者,父不曾见,女亦不知品性,臣为还是慎重些。”

  皇帝道:“就这一家?”

  “还有几家。”谢玄英剥掉粽叶,又吃一个,“我同父亲说,成亲还是知根知底得。”

  皇帝听出话音,说:“论知根知底,不如王家,王厚文惦记多久?”

  “大宗伯……”谢玄英摇摇头,“平日里待我,关键时候还是偏心自家人,差点抢我的亲事。”

  这么大一个惊天八卦,皇帝立马精神,连连催问:“怎么,们抢亲呐?”

  谢玄英就把那天的事情说。

  皇帝啼皆非:“还有这等事?”回想一下晏家,有点惊讶,“我记得,晏家没有女儿,有程司宝一个女吧?”

  谢玄英:“司宝?”

  皇帝:“啊。”

  “臣尚不知事。”谢玄英迟疑一刹,惭愧道,“原为程世妹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更适合做亲,却不曾想竟是姑父得用之人……”

  吃苦耐劳。

  不畏艰险。

  皇帝和柳氏一样,忍不住问:“这是挑的媳妇?”

  “陛下容禀。”谢玄英放下手中的酒盅,整思绪,道,“臣去山东,感悟良多。”

  他慢慢道:“卫废弛,昌平侯率的军队却战力不俗,倭寇背后牵扯甚广,不止有东瀛浪人,还有西洋诸国,他们也有枪炮,很难对付。想要清平海,非一日之功。”

  皇帝问:“朕亦有意,可有必胜之心。”

  然而,谢玄英摇摇头,说道:“臣虽略通武艺,却有太多不足之处。”

  他列举:“臣通马术,却不擅长在船作战,虽然比晕船的北人一些,可海浪起伏极大,普通人想站稳都不容易,不要说作战,非有数年之功不可。”

  皇帝“嗯”声,没有表态。

  “昌平侯擅水战,其子亦有勇武之处,次在山东,我亦见到数将官,各有长。有一参将姓谭,熟读兵书,练兵也,远胜臣多矣。”

  谢玄英诚恳道,“臣能有今日,依仗的不过是陛下的恩宠,难与老将比肩。”

  皇帝缓缓点点头,问:“这是想的,还是爹的意思?”

  “家父认为,臣太年轻,难服众,反倒坏陛下;谢玄英就把那天的事情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