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试试鱼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画图已经轻车熟路,办事的依旧是柏木。他拍胸脯:“您放,我知道哪儿有卖点模子,您这简单得。黄胶更容易了,我一会儿就给您买一盒来。”

  倒是程丹若有点抱歉:“一直在叫你做事,可妨碍你平的差事?”

  “夫人,您这是什么话,小人的差事就是听您吩咐。”柏木笑道,“爷跟前有的是人,他们倒想抢我的活计呢。”

  程丹若和谢玄英成亲,至少一半的原是想借他的人使唤。可具体到人,那也不视之理所当然。

  她让玛瑙递一角银子过去:“跑来跑去,怪累的,坐车就坐车,冷的话,路边喝碗茶。”

  柏木愣了愣,笑得更灿烂了:“行咧,谢您的赏。”

  他接过银子,麻溜地跑了。

  当天,她就拿到了成品。不得不说,古的手工艺水平着实厉害,程丹若要的模具毫无技术难度,按照柏木的说,花费不过两银,全是皮料的钱。

  倒是胶挺贵。

  她拿了碗,隔水加热,化为溶液,再将模具浸入其中,略微干透后,放在阴凉处冷却。

  不确定模具是否合用,她只做了一组,剩下了不少胶。

  就,做点吃的吧。

  她要来牛乳和奶油(现在多被称为酥或醍醐),加热后放入胶。

  待其融化,放入挤出来的橙子汁和蜂蜜,搁室外冷却。

  等晚上谢玄英回来,橙子布丁已经凝固成型,往上搁两片薄荷。

  于是,用过饭,程丹若就将一盏点放在他面前,递过勺子。

  谢玄英:“你做的?”

  她点。

  他:“有事找我?”

  程丹若:“……事是有,但也别的意思。”

  她只是觉得一个人吃好像不厚道,反正有两份呢。

  “那我先吃了。”他舀起来吃了口,出乎意料的柔嫩爽滑,不亚于豆腐,“好吃。”

  程丹若自己也尝了尝。

  噫……橙子是酸的,蜂蜜放少了。

  谢玄英却三下五除二吃完,望着她欲言又止。他想说,不管你有什么事,我都答应你,可又拿不准她会不会高兴。

  假如有成亲,我会怎么做呢?

  他闭目思索片刻,问:“刚你说有事,什么事?”

  程丹若单刀直入:“我想去一趟惠元寺。”

  “给你父母做事?”他假作不经意。

  她顿了顿,发现这是个不错的借口:“也行。其实是我新做了药,想叫人试试。”

  临床试验是有风险的,她斟酌着怎么开口:“让寺庙出面,寻贫寒人家,我愿意付钱让他们试,想看看药效。”

  谢玄英问:“就是你用蒜做的?治什么,值得你这么大费周折?”

  “痢疾,百咳,伤寒,肺痨,痈疽……”程丹若掰着手指,“应该有疗效,但效果优劣,还要等试了知道。”

  谢玄英也翻过医,确实见过类似的记载。

  比如,汉的《别录》就说,“散痈肿疮,除风邪,杀毒气”。

  但他也有疑问:“大蒜原有这药效,你这般做,又有何意义?”

  问得中肯。

  程丹若莫名振奋:“就和酒一样,有酒不醉人,有酒醉人,杀病气如醉酒,越纯效果越好。且不说外敷,直接内服,大半药力作用于胃,难入肺经。”

  大蒜素对胃有刺激作用,且容易被胃液破坏,来就多少含量,如此一来效果有限。

  她给他看做好的胶囊壳,解释道:“将药汁灌入胶衣中,可延长药效,行于肺。”

  又说,“多次提取,增药效。”

  一个大蒜里还有的大蒜素含量不多,而按照《草纲目》的记载,古方中使用的大蒜量不多。

  《肘后方》记载,治疗霍乱需要小蒜一升,水三升,煮一升,顿服,治疗时气温病也是一升。

  虽然肯定有效,但效果不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