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太平第1/3段
由西向东,从西北苦寒之地,一直到两辽地区,四十万大隋铁骑便均匀分布在这条由朝廷重金打造的防线上,如同一块铁板,将意欲南下的柔然帝国拒之门外。防线漫长,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位于雍、幽两州的重梁渔阳怀远防线又要相对重要一些,防御等级要高出一筹,因为此处无天险可守,地域广袤,极有可能成为柔然人的突破口。三城自西向东依次排开,相隔不远,而渔阳城又要稍稍南伸,如此一来,三座城池就在一条不太平整的凹线上,这种天然的地理形态,形成了一种巧妙的掎角之势,渔阳城作为三城中轴,无论相邻哪座城池遭遇敌情,都能迅速增援,反之亦然,只要渔阳城有难,两城皆可驰援,不过,想必也没人胆子大到或者说傻到敢如此孤军深入的地步。
渔阳城军营内,热闹非凡,远远的就能听到一群大老爷们此起彼伏的叫好喝彩声,原来教武场正在进行一场军中比武。
两个青壮士卒被众人围在中间,两人皆是赤裸半身,胳膊上虽不是肌肉虬结,但也是精壮有力,其中一个背上还有一条数寸长的刀疤,两人气势沉稳,没有那种见了对方就要立马分出高低的急躁,而是互相观察,很明显两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将对方打趴下。与人相斗,跟那种两个人放开了打斗相比,其实这种对时机的把握要更加考验水平。
然而两人的这种‘平淡’对峙很快就引起了袍泽们的不满,本来畅想着一场酣畅淋漓的角斗,没想到等来两个如此磨唧的家伙。
“树墩子,你他娘的在那磨磨蹭蹭干什么呢,是不是以为在床上跟婆娘打架呐,在外边磨蹭半天就是不亮真本事,啊?赶紧的,老哥哥们都等不急了。”有人笑骂道。
众人闻言哄然大笑,军中大多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希冀能从他们嘴里讲出什么雅致有水平的话,比登天还难,习惯了这种言简意赅、道理透彻的荤言荤语,若是跟这群兵油子谈什么学识涵养,估计只能兵戎相见。
边境斥候李树忍不住回骂了一句,眼睛却一直盯着面前的对手,不敢有一丝大意,不过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作为大隋边境斥候,两人比的不是刀剑,也不是骑射,而是摔跤,十分有返璞归真的味道。其实年轻人此刻心里有些不乐意,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本来打算去城里逛逛,好好慰劳慰劳自己的兄弟,没想到伍长梁战国却下了命令,不许手下的几人出军营一步,最后就莫名其妙被拖到教武场上来跟人比武摔跤,真他娘的晦气。
不过虽然不情愿,但既然已经上了场,总不能被人灰头土脸的打下去,毕竟这边境小霸王的名号可不是胡乱吹的。
年轻士卒瞳孔猛然一缩,只见对面那家伙忽然发力,如豹子出笼一般扑了过来,李树赶紧扎了个马步,腰板一紧,劲灌双臂,上身微微前倾迎了上去。
教武场上热闹不已,远处则要安静许多,塔楼上不知何时站了几个人,几人都是清一色的戎装打扮,腰悬制式隋刀,气势沉稳,即便是几人不言不语,但也能感受到那抹沙场打磨出来的杀伐气质。
居中是一名两鬓斑白的老人,与他人不同,老人并未铁衣戎装,但那份独树一帜的凛然气质让人肃然起敬,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隋朝在诸国混战中仅剩的硕果,镇国大将军、定国公王宗嗣。老人一生戎马,从无名小卒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可谓稳扎稳打,老人是那场大战的亲身经历者,年轻时悍勇无双,冲锋陷阵常常是一马当先,有万夫不当之勇,尤其是在王朝定鼎的落凤山一战中,以两万人马抗住了南唐右路大军近七万人马的冲锋,说吃掉对方有些痴人说梦,但为大隋主力渡过临沧江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某种程度上为两朝主力部队之间的对决奠定了基调。天下一统之后,论功行赏,王宗嗣与另外两大名将并称王朝三鼎,可谓是尊荣之极,之后一人远赴辽东,一人驻扎南荒,而王宗嗣便来到了这西北苦寒之地扎根,与柔然蛮子对峙,这一扎就是四十年,此后随着那两位名将的先后离去,王朝三鼎,如今就只剩下他这一棵独苗了。
王宗嗣双手撑在栏杆上,远远望着那片热闹景象,当看到其中一人以一记干净的靠肩将对方掀翻在地时,忍不住拍案叫好,看得出来,咱们的镇国大将军虽然年事已人,几人都是清一色的戎装打扮,腰悬制式隋刀,气势沉稳,即便是几人不言不语,但也能感受到那抹沙场打磨出来的杀伐气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