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源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把沈叙白的反应看在眼中,秦落月回头看了一眼外公,进屋对他道:“王爷,我想去建阳街治疗疫病,城里其他地方的大夫都交由外公负责。”

  城外的难民一直都是月素在负责,用不着他们担忧,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建阳街的人全部隔离起来。

  然而一想到后世因为隔离产生的各种矛盾,秦落月提议道:“即便是隔离,也不能将这消息宣扬出去,否则带来的恐慌只会让那些人更加动/乱。”

  要如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这些人隔离起来,更是让秦落月等人头疼不已。

  沈叙白捏着眉心,皱眉思索,忽然他想起建阳街的驿站,当即拍板,“驿站既然在建阳街,那么一旦发生折子泄露之事,那里的人就必须关起来了。”

  这个主意自然是好,可是关押也是有时间的,若是到了时间还没能治好那些人,沈叙白和李春势必要面对百姓的责难。

  “你们尽管做,有事本王顶着。”沈叙白郑重地看着秦落月,将他所能想到的一切都已经想到了,而她只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便可。

  这一时,秦落月除了面对百姓的期望,还背上了对沈叙白的承诺。

  她不能让沈叙白孤身奋战。

  “相信我,我会把他们治好的!”

  她紧紧握住沈叙白的手,四目相对,二人却相顾无言。

  谁也不知道前路会发生什么,在这样走一步看一步的时候,任何一次分离都可能是永别。

  沈叙白叫来李春,将建阳街可能有疫病的事情告诉他,挑了几个身强力壮的衙役,把建阳街围了起来,他这才陪秦落月回屋,收拾几身衣裳,将人送到府衙门口,目送她前往建阳街。

  因为疫病发生突然,为了以防万一,秦落月还让沈叙白在百姓之中做了流调,凡是去过建阳街的人通通送到建阳街去。

  此番她在里头治疗疫病,月逢春在外头负责药材供应,里应外合还算轻松。

  可是到了建阳街,秦落月才发现事情不对。

  她来青州之后来过一次建阳街,当时这里街道上的难民最少,她问过唐远原因,得知是因为这个地方有驿站,不少人都不愿意过来住。

  这个时代的驿站是官方开办的,住在驿站附近,就意味着要与官兵打交道,虽然平头百姓不曾犯罪,但是看见官兵心里还是坠的慌,所以不少人都离开了。

  青州大水过后,建阳街上没有多少人,就连来这里的官兵都很少,这里反而是整个青州最安全的地方。

  可就是这样的地方,竟然会生出疫病。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细菌种类没有那么多,只要细菌群不发生变化,几乎不可能在突然之间产生疫病。

  那么建阳街的疫病来自何处?

  秦落月先是按她和外公研究出的千金方熬了汤药给那些人服下,接着才挨个询问。

  建阳街的人这才知道是官府送往京城的折子出了问题。

  这一问便有不少人喊冤。

  “草民哪里能看到折子?这些日子一直都只有外面的折子进来,鲜少有里面的折子出去啊!”

  “大人明察!草民连路都走不稳,哪里还有那力气去偷折子?”

  看着那些人一个个哭天抢地,秦落月将目光挪到了驿站上。

  那些看守的官兵也证明建阳街这些人说的没错,这些天只有外面的东西进来,鲜少有里面的东西出去,那么疫病会不会是外面的人传染进来的?

  想到有这个可能,秦落月立刻叫来官兵,把驿站里的东西全部清了出来。

  除了外面寄来的一些粮食干粮,一包旧衣服引起了秦落月的注意。

  她拦住了要去拿衣服的官兵,指着那包衣服问道:“这衣服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驿站的人也没想到这儿还有一包衣服,随即动了动脑子,仔细想道:“大约是三天前到的,当时刘威拿过这包袱,因为上头没写送给谁,所以咱们就没管它。”

  通常驿站寄东西都是要用箱子封好的,这包衣服却是随意的用包袱包好,随意放在驿站门前的。

  他们也没有多想,还以为是谁办事出了差池,只把衣服收到驿站里面放着,便没再多管。

  而秦落月听到刘威这个名字,心头顿时一跳,“刘威在哪?”

  “刘威他早就病了,咳个不停,我们便让他回去歇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