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放肆,岂敢妄言圣人之道?第2/3段
李杜出门,那也是迈步而起,龙虎在身,缺的也是一个背景音乐。
倒也不是前院大厅,而是雅苑大厅,落座一二百人宽敞,挤一挤,三五百人也挤得下。
但今日盛况,三五百人哪里够用?已然水泄不通,回廊,门口,院子里,那也挤满了人,消息一出,甚至附近其他楼宇之人也在赶来凑热闹。
李杜与曹植相争,樊楼恐成最大赢家。
这可就不是什么写诗填词的事了,那是娱乐小道。
今日,坐而论道尔!
论什么道?
圣贤经典之大道!
这才是文人心中崇高之殿堂。
名士之名,就在今日!名士之后,那就是大儒了!这是儒家修炼境界的阶段划分。先成本名士,再是大儒,之后,那自然就是胡瑗那般,别论你多大官,哪怕是皇帝,那也得礼遇有加。
落座,南北分坐东西,何题?
李杜郑獬开口:“事功一道,俗不可耐!”
这句话,郑獬憋了好久了,在国子监就想说了,奈何那时候没喝酒,李杜的风范在身。
曹植狄咏开口:“俗在何处?”
“事事为功,便是事事皆俗,圣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为大学!”郑獬,那是有几把刷子的,所谓大学,就是字面意思,“大”的“学术学问”,就是学问的最高点。意思就是狄咏乃“小学”,旁门左道的学问。
“圣贤之言,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狄咏笑答。
“那你来解一解这大学之道,又来说一说事功何为!”郑獬岂能惧狄咏?儒家在德,这是整个时代的观点,事功就落了下乘,狄咏再怎么解,那也翻不出花来,硬要乱解,不过贻笑大方。
狄咏起身,先要走两步,还要捏着刀柄,要来点风范尽出,左右一看,吸引目光聚集。
然后再开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以亲民?何以至善?何以有德?”
“何以?”郑獬坐看狄咏瞎发挥。
狄咏又岂能真的乱来?开口:“为民者,德便是善也,与人为善,至善,致天下安稳,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乃民之大学也,非官之大学也,更非读书人之大学也!官以德为大学,必不成官,必庸!”
狄咏这话,意思就是,德用来教育百姓那是可以的,在百姓里弘扬道德没错。但如果作为读书人自己,作为当官之人,只以道德为最高标准,那就不够了。
郑獬一听狄咏最后的结论,起身一指:“放肆,岂敢妄言圣人之道?”
不是郑獬不明白,而是狄咏实在有点出格了,基本上是把圣人定下来的治学最高标准给否定了一半。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郑獬言语一出,身边士子一个个义愤填膺而起,群起而攻之!
“狄子道,你为了今夜脸面,竟敢口出乱言!”
“狄子道,你这武夫军汉,果然心有不敬!”这话说得有点大,却也有逻辑,否定圣人,那就是否定整个士大夫阶级的统治基础。
“狄子道啊狄子道,你说,官之大学不在德,那在何处?难道在无德?”
狄咏一句解,那也翻不出花来,硬要乱解,不过贻笑大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